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艺术人生 正文
杨采妮:蜕变来自成长经验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3-28 10:34:18


    香港导演似乎看出了她身上的悲剧色彩,总是让这个女子羸弱不堪、天真易伤,但似乎他们也懂得这不过是一种假象,所以欺骗过她的人终落不到一个好的下场,她也总是能够以坚强的意志绝地反攻。这似乎是一种很有美感的作为,貌似瘦弱的女子,却爆发出了惊人的生存力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无论如何都放不下那一份纯良,是杨采妮的作为。

    她始终没有在沉默的灭亡,势必将在沉默中有所作为?

    “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大部分红颜抚今追昔时,换来的都是看客声声叹。玉女杨采妮算个异数,大起大落之后,风采依然。

    17岁与郭富城合拍金饰广告一夜成名,以黑发如瀑笑靥如花的玉女形象深得人心,短短一年多时间便迅速蹿红两岸三地。同年,杨采妮还在乐坛拿到了她的第一个奖项——“最受欢迎新人奖”。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发片8张,拍过13部电影。

    无论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倔强而忧郁的村姑,还是徐克电影《梁祝》中为情赴死的祝英台,无不让人动容。尤其是《梁祝》,敲完上课钟之后,歪着头,对着吴奇隆笑的样子,美到令人心碎,到后来她眉头一皱眼泪一掉,无数人便跟着哭得泣不成声。

    1997年,杨采妮在娱乐圈缔造了一个神话,事业如日中天、前途及“钱途”均无可限量的她,决定告别娱乐圈,寻找真实的爱情与人生。

    可惜天不从人愿,杨采妮赴大马投资没多久即刮起金融风暴,马币币值暴跌,影响深重。所幸他们跟家人住,没有置业,股票也在金融风暴前就收了手,才没有受到致命打击。这对小情侣不但未能打响如意算盘,更传出每月尽赔13万元的消息,不得不设法以廉价方式促销生意,报章杂志关于他们的报道几乎都是负面消息。他们曾全力将投资阵地转移到香港,还找来袁咏仪入股,开设第一亚洲娱乐制作有限公司。又遇上“9·11”事件,国外订单纷纷取消,被追讨欠薪及欠租。

    兜兜转转数个回合,他们的事业没有了,那个她托付了青春的男人走了。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

    10年感情,数千万资产,最后换个人财两空,就算已经过去这些年,曾经为玉女倾倒的粉丝们依然心碎不已。杨采妮仿佛有如神助,落落大方地回到当初告别过的舞台,整装待发。

    至于蚀本与情变,杨采妮说:“这是成长中的经验。”

    如果可以选择,估计没有人愿意要这样的经验。众多的报道中,大家把杨采妮和与张曼玉的遭遇联系起来,列为“女星遭遇骗财骗色”个案。

    当年张曼玉曾经与地产商恋爱,并委托其代为投资,2年后分手,被曝受骗数千万。杨采妮不认为自己受骗,她说她和他的问题出在“过于理所当然”。

    好奇之人再追究诸多的为什么,杨采妮还是很坦然:当艺人,和在别的行当里谋一份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跳槽的人很多,许多人也许隔一阵就会换一个工作,只不过因为她在演艺圈,所以被关注,但是退隐与复出,并不比跳槽需要更多的理由跟勇气。而感情,出了问题当然双方都有责任。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