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双鸭山采煤沉陷区居民首次大搬迁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3-23 13:53:45

  东北网双鸭山3月23日电 3月20日,双鸭山市采煤沉陷区改造工程楼房安置抽签仪式在春晖小区举行, 258户居民两天内现场抽签实现首批乔迁。据了解,该工程预计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万余户受灾居民将陆续喜迁新楼,年底前安置7000户。这是我市历史上采煤沉陷区居民的首次大搬迁。

  “我原来的破草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卖都没人要啊!马上就要搬进政府给盖的新楼了,这心里别提多感激了!”72岁的宝山区老汉绍洪奎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首批沉陷区居民安置地址为春晖小区、春城小区和冷库小区,共计3000户。市沉治办和各区分办根据新建住宅小区住宅格局和数量,分户型在指定地点采用现场抽签方式确认安置位置,市监察局和公证处等部门现场监督。因为我市首次以抽签的方式分配住房,为了避免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此前进行了两次模拟实验,及时修正了抽签程序,堵塞了疏漏。

  据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石有文介绍,此次安置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分地点、分批次实施。安置条件为沉陷区范围内城镇居民住宅受损等级为C、D级并同意楼房安置的住户,按照D级危房、D级、C级危房、C级的顺序依次安置。同意楼房安置的受损住宅产权人家庭户籍成员中有70周岁以上老人或持有双鸭山残疾人联合会二级以上视力残证、肢体残证的特殊群体等,可优先安置住宅一楼层。

  身体残疾的岭东区居民樊福群优先第一个抽签。他抽取的是春晖小区一户38.76平方米的一楼住宅,楼价10849.6元。手捧楼房安置协议书,樊福群感慨地说:“我家原来的房子地面积水半尺深,我在外面租房四年了,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了。”

  据悉,依照国家对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批复,综合治理工程由国家、省、市、双矿集团和沉陷区居民多方出资建设。由于沉陷区治理工程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一项民心工程,所以其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较市场普通住房的价格低很多,使群众真真正正得到实惠。

  此次搬迁安置是国家确定的救灾工程,它严格区别于城市拆迁安置、旧城改造安置和商业性开发。依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井上井下采煤对照图,凡是2002年底前因双矿集团所属国有重点煤矿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陷范围内,城镇居民住宅受损程度达到C、D级的都在搬迁安置之列。

  我市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发改委和省计委相关文件,我市经过深入调研,参照省内同类城市做法,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专家论证、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历经五六十次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双鸭山市采煤沉陷区居民受损住宅综合治理实施细则》,并与《双鸭山市采煤沉陷区受损住宅楼房安置工作宣传单》一并发放到沉陷区受灾居民手中。

  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是保障沉陷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它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

作者: 马淑芬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