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深层次的危机,那就是高校在债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但是与所谓“大学精神”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2006中国教育蓝皮书》就指出,“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仍在持续下降中”,高校盲目扩张、管理无序、经济风险加大等腐败事件和贷款黑洞等,所有这一切,已经使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遭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冰冻期。
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说法,大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结构,大学教育之良窳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所以,这种“冰冻”,实在是比高校破产本身更为可怕的事情。
总之,债务只是高校“破产”的一个数字化表象,如果看不到其中所暗含的金融风险、价值危机、大学精神的失落等深层次问题,而只是幼稚地以“5000大于2000”、“家底大于债务”这样一种近乎“破罐子破摔”的败家子逻辑来看待高校“破产”问题,是浅薄的、幼稚的,更是无限危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