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21日电 3月的煤城大地,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在这春潮涌动的季节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脚步悄然来临,全市近10万学生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走向美好的明天。
新学期刚开学,家住安邦乡双兴村的高贤慧乐得合不拢嘴。正为交不上学杂费而一筹莫展的她,收到了学校的通知,从本学期开始不再用交学杂费了。几近希望破碎的她禁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高贤慧是市第十五中学三年二班的学生,在班级里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靠种田的收入供养在北大读书的哥哥已很艰难,供她上学更是无能为力。今年,我省正式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规定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困难学生还实行减免教科书费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这对像高贤慧这样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据了解,此次全市共有符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规定的学校287所,其中农村小学217所,农村初中68所,特教学校两所。有60736名小学生、36122名初中生和177名特教生共计97035名学生享受待遇。我市原有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学期30元,初中每人每学期45元。免除学杂费资金共计517.8万元。
为使这项惠民的好政策及早施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市迅速召开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落实大会,制定了《双鸭山市贯彻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专户。市教育部门还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并将《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发放到农村学生和家长的手中,让他们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给农村带来了教育公平的阳光。集贤县升昌中学校长关立满说:“农村学校全部免除学杂费,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生源的稳定,这学期我们学校还出现了生源回流的现象。学校再也不用为收费犯难了,教师也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市财政局负责人、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办公室主任马为先介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后几年里,我省还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扩大免费教科书的覆盖范围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的享受比例,并提高贫困寄宿生的补助标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