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76岁老人耗时15年编出6767字福州话字典(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3-21 14:25:43
76岁老人耗时15年编出6767字福州话字典(图)
76岁老人用15年时间 编出6767字的福州话字典

  东北网双鸭山3月21日电  为了编一本字典,一个人,花了15年,一笔一画写出了三本共十多万字的草稿。多少人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家住王庄新村的黄国栋老人就有。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常说,人活一世,总要给后人留点东西。

  一本字典

  能教人自学福州话

  走进黄老的卧室兼书房,一本翻开的书吸引了记者的眼光,书页上写满了我们常见的汉字,旁边配的拼音读法却是我们没见过的。

  原来这就是黄老手工制作的福州话字典。

  “你们看到的拼音,其实是这个字在福州话里的读音。”

  黄老的字典里收录了6767个福州话里的日常用字,“基本上生活中使用的福州话汉字,在我这本字典里都可以找得到。”

  老人还在正文的前面特地编出了一套福州话基本拼音方案,只要会拼音,就能毫不费力地拼出字典中任何一个字,也就能说出福州话来了。

  “这就是我发明的福州拼音,也算是一个创新吧。”说到这里,老人露出了笑容。

  工作十五年

  只想给后人留点东西

  黄老几句话,就把字典的用法和编排讲得清清楚楚,他编字典可没说起来那么容易。

  “我把《现代汉语词典》里的福州话中常用的字按顺序一个个搬下来,做上福州方言的拼音标注、注解,再配上部首、页码。一天能编上五六个就已经很多了。”

  十五年,黄老光草稿就写出了3套,十多万字。

  而一个人完成这些工作的他,退休前竟然是个机电工程师。

  “我虽然在印刷厂做了几十年工程师,但一直对文学和乡土文化特别有兴趣,我还是连江青芝诗社社员、省东南诗社社员、《福州十邑名祠大观》文史编辑呢。”

  喜欢福州乡土文化的黄老,编字典的初衷也很简单,“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仅不会说福州话,连听懂都很困难。我就是想给后人们留下一些可以学习的东西。”

  黄老有个心愿

  找人帮我完成最后的工作

  去年年底,黄老正式完成了字典前言、正文、注释和附录部分。

  “现在,我这本字典基本上算正式成书了,就差一个部首检字表。”可是今年已经76岁的黄老越来越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做检字表要找到每个字在字典里对应的位子,再标注出来,我的精力和记忆力都大不如前了。我真的很想能有人帮我一把。”

  字典完成后,黄老还希望能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字典。

  “我只想为福州方言的传承做一点贡献,不会计较个人的物质酬劳。”

  福州话字典

  在黄国栋老人之前,已经有人编写过福州话字典,福州陈兆奋老人收藏有一本美国人麦利和编写的《福州方言辞典》,迄今已有136年历史。

  这本字典主要收集福州方言的词语,并且用英语注音,如“凭良心”,罗马音标是bing-liong-sing,后是英语翻译according to conscience。

作者:    来源: 新浪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