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人口大学毕业生全部解决就业问题,年内必须解决。”在3月18日\(16日\)深圳召开的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暨用人单位工资发放大检查总结大会上,市长许宗衡当场给人事、劳动等部门下了“死命令”。(3月18日奥一网)
笔者对深圳市长表示深深的敬意。因为眼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只要是致力于解题的举措,我们都应该要欢迎,都应该要给予掌声。但是,对市长下达的“必须就业”的死命令,则不敢苟同。因为,政府“有形之手”可以调节但永远不可代替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必须全部就业”的死命令会导致诸多的问题。
必须就业的死命令,在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现实情况下,会最终导致政府相关部门为完成任务而拼凑岗位或是强行要求企事业单位甚至是机关“开发岗位”,接纳大学毕业生,形成一事多岗这样不正常的局面。进而言之,还极有可能会出现让大学毕业生“假就业”的现象——不少高校吹嘘的毕业生“高就业率”就是前车之鉴。在这之中,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损害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再者,必须就业的死命令,乃至于将新开一个企业必须招聘多少户籍人口作为一个硬性的指标,在“关爱”户籍大学毕业生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企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用工的自主权,使政府陷入“越位”乃至于“违法行政”的尴尬之境。这更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由此看来,无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是如何地棘手,也不能采取下死命令的方式来解决。市长的关爱之情值得赞许,急迫之心也能理解,但下死命令的方式却是投错了“山门”。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切不可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政府当然要着力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但永远只能是以各种措施和办法来鼓励引导,而非强制。更进一步地说,政府倾注更大精力的当是发展经济,在发展中不断增加工作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