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幼童患白血病无钱医治 妈妈留绝命书失踪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3-15 15:13:38

幼童患白血病无钱医治 妈留绝命书失踪(图)

子博一劲儿问“我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呀” 记者 刘瑞秋

 

幼童患白血病无钱医治 妈留绝命书失踪(图)

幼童患白血病无钱医治 妈留绝命书失踪(图)

幼童患白血病无钱医治 妈留绝命书失踪(图)

幼童患白血病无钱医治 妈留绝命书失踪(图)

新文化报新闻热线:0431-96618

捐款帐号:221000691018000522783

开户行:交通银行长春市友谊支行

收款单位:新文化报社

东北网双鸭山3月15日电  单位,长春市某医院的保健中心谢主任就忙了起来。9时30分许,一位医生跑过来告诉她,一个女人把一个3岁男孩扔在医院里走了。

和男孩一起留下的,还有写给男孩的绝命书和给院长的求助信。

“妈妈上哪去了”

昨日上午,当记者赶到该医院二楼医生休息室时,子博正和医护人员玩“直升飞机”。虎头虎脑的小子博很招人喜欢,只是唇色有些发白,脸色也有些发黄。

玩具飞机在地上打着转,小子博开心地咯咯直乐。突然,他想起了什么,神情一下变得愁苦起来:“妈妈呢?妈妈上哪去了?”医生们赶快拿起饮料逗他。看到好喝的,小子博又满屋转起来,摸着这个,玩玩那个。可是,没多一会儿,孩子的脸又“晴转多云”了……

一大早,谢主任得知消息马上赶了过去,男孩子还在玩,旁边的凳子上放个绸布手拎兜。谢主任打开一看,包里的黄色档案袋里,装着白血病检查报告、两封手写的信和332元钱。两封信,一封是给医院院长的求助信,另一封是留给儿子的绝命书。

包里还有奶豆、牛奶、黄色小鸭子玩具,和一些洗得很干净的孩子衣物。

“医院就是我的家,我要打针”

“妈妈上哪去了?”医护人员蹲下来问子博。“上厕所了。”谢主任马上派人去厕所找,找遍了所有楼层的厕所,都没有。大家又开始问子博。

“我妈不要我了。”小子博似懂非懂地说。“那你的家在哪儿啊?”“医院就是我的家,我要打针。”听了这话,医护人员的眼圈都红了,3岁的孩子根本不会说这样的话,一定是孩子妈妈临走时教他说的。孩子只说,妈妈叫王丹,爸爸叫老五,但说不清家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家里的电话。

一家属说,9点,一个高个子女人陪这个孩子在走廊里玩了半天,后来女人走了,孩子已经一个人玩了20多分钟。

惊人发现 孩子曾上 本报一版大图

昨天下午,同事艾灵采访归来,说起了白血病儿赵子博被家长扔在医院的事。记者一惊:赵子博?去年夏天我们报道并捐助的21名白血病患儿中,就有这个孩子呀!看了摄影记者拍的照片,果然如此。

去年5月,吉林大学儿童血液病诊治中心住院的14名白血病患儿家长,为挽救孩子共同到街头募捐。本报发动全国读者为住院的21名白血病患儿募捐数万元;明星曹颖也捐出了她代言并亲笔签名的20个“啦比娃娃”,本报举行了“新颖的爱”慈善拍卖会,将拍卖所得善款近2万元捐给孩子们治病。

拍卖会上,和其他孩子一起,戴着大口罩的赵子博被爸爸妈妈带上台,感谢好心人的捐助。才两岁的赵子博很喜欢拍卖的娃娃,抱着不肯松手,这张照片刊发在了本报的头版。孩子无辜的眼神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许多读者冲着这双天真的眼睛捐了款,一公司老板更是捐出了1万元。拿到整整1万元钱,赵子博的父母多想都拿来给儿子治疗啊,但他们遵守了开始的承诺,将这些捐款和本报募捐的善款放在一起,和所有的患儿均分……

记者那时不遗余力地为救助孩子而奔走,孩子的父母更是决心不管怎样,都要努力让孩子治病,为什么还会出现现在的一幕呢?这样守信的父母,怎么会放弃心爱的孩子呢?

赵子博现在的照片,记者看了又看,孩子明显憔悴。再看到他母亲留下的信,这一切活生生地成了现实。要尽快找到孩子的父母,不让他们做出冲动之举!记者找到赵子博母亲王丹留下的手机号码,始终无法拨通。记者又辗转联系到王丹的妹妹,但她与王丹一家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不知道姐姐去了哪里。王丹的妹妹说,姐姐家给孩子治病已经花了十几万元,一个月前她最后一次见到姐姐,姐姐说要去卖血,情绪低落。

王丹的妹妹家也很贫困,她的孩子刚满月,她对自己不能在经济上帮助小外甥很愧疚,说着说着就哭了。这种情况下,记者没忍心告诉她王丹一家目前的境遇,请她尽可能找到王丹夫妻,和记者联系,报社会帮他们想办法。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