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汽车 > 车行论坛 正文
又到一年3•15 消费者何时不再是弱者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3-13 16:22:02

  再过两天,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就到了。

  又到3·15,又到了全国消费者为自己平反昭雪述不平的时刻,大家关注的服务和产品质量问题将又一次吸引人们的眼球。

  似乎成了惯例,每到此时,商家就有点紧张,超市里面都在检查有无过期产品,各个销售门店的服务态度以及售后服务这几天都有所改观,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这一天。

  对于汽车界来讲,汽车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已经不仅仅是3·15才会引起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这几年伴随着汽车家庭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更多关于汽车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深层次矛盾摆在了消费者和厂商面前。和传统家电不同,汽车产品更有其特殊性,有比普通家电复杂得多的零部件,更有比普通家电贵若干倍的价格,还有在使用中的不可预测性。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细想一下,3·15是个什么日子?3·15又带给我们什么呢?依笔者愚见,其实消费者需要得到的并不多,只是在保证自己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一个诚信的市场、一个良好的服务。

  在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的今天,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拥有和使用汽车。汽车作为大件特殊商品,一直被排斥在商品“三包”规定之外。我们经常看到,当消费者因质量问题提出退、换车要求时,厂家和经销商却明确告诉消费者,只保证“修”,而不包“换”,更不能“退”。任凭车主在厂家、商家之间跑断了腿,也无济于事。

  近两年来,汽车厂商的利润额的逐年下降在整个汽车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为了抢夺更多的利润,一些厂商把利润率作为汽车营销成果的第一体现。不断增加产量、推出新车,但与此同时汽车企业并没有真正为消费者做好服务。有统计为证:在产量增加、新产品越来越多的同时,关于新车质量的投诉呈直线上升。难道这就是汽车企业送给消费者的礼物?推新也好,降价也罢,本是给消费者带来的福音。可是一切与质量下降、服务不到位挂上钩,还有哪一点值得可取。

  不得不提的还有汽车消费纠纷。一旦不幸发生纠纷,解决起来难上加难,使得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困难重重。

  首先是举证难,现在国内可以进行质量检测评估的、独立于厂家的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数量少,使得用户无法及时准确地检测数据或鉴定结论。而车辆质量检测的现状多数是由生产厂家进行检测工作,这样的做法使得消费者往往会对其的公信力有所质疑。

  其次是索赔难。在消费者的购车款里,除了净车价款外,还包括了保险费、车辆购置税等。然而从生产厂家的角度看,保险费和车辆购置税都是由厂家代收的,保险费的金额支付给银行,车辆购置税则上缴国家税收,汽车企业并没有得利,因此不应该赔偿。

  消费者倾尽积蓄购买汽车,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却得不到保护,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从“特殊商品”转变为普通消费品。特别是近几年,汽车已迅速“驶”入普通百姓家庭,这就要求我们的消费政策尽快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要求,汽车“三包”的实施确实迫在眉睫。

  沸沸扬扬的汽车“三包”政策,在3·15前突然“失声”。而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所做的只能是等。

  消费者何时不再是弱者

  在中消协公布的数字中,因汽车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占到了总量的68%,接近7成比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汽车质量问题与经销商和厂家对簿公堂。此外,一些汽车因产品质量问题屡遭投诉后,厂商没有积极地进行回应,并且还有汽车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隐瞒部分产品的信息和问题,不主动召回问题车,这也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在同样的质量问题上进行投诉。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的形成,也使得众多国内汽车厂家越来越重视汽车产品的质量及相关售后服务问题,但是面对目前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消费者投诉,我们不得不说,中国汽车任重道远。

  有人说,“3·15”是消费者的节日,但消费者不能一年仅过一个节,更不能把解决汽车的质量问题、汽车投诉都寄托于“3·15”。问题的关键是汽车厂商、汽车的经销商怎样看待消费者合乎情理的投诉。

  投诉者:王先生

  车型:速腾

  问题:变速箱漏油

  关于速腾漏油的事情,我是在朋友那里听说的,上网一查才发现,很多开速腾的朋友都发现自己的车出现这一现象。于是,不久前我也到4S店特地进行了检查,结果在自动变速箱处发现大面积油泥,证实此现象在我的车上也存在。4S店技术人员对我的车进行了处理,洗掉了油泥,并让我开一段时间再来检查。没过多久,我发现变速箱表面又出现油泥,于是我赶忙再去了4S店,4S店对我的车进行了打胶处理。但是开了一段时间后,车辆变速箱上还是会出现油迹,只不过面积较小。

  编后语:4S店技术人员的解释王先生虽然已听了多次,但是他始终没能明白为什么好好一辆新车就会反复犯病。由于弄不清楚自己的车为什么会反复出现发动机渗油现象,目前王先生仍非常担忧。

  投诉者:罗先生

  车型:骐达

  问题:转向系统

  我的车是去年年中买的,购买后1个多月发现转向系统有问题。在过弯或颠簸路面时,会感觉方向盘偶尔发出响声,震动手也能感觉到。起初这种现象发生得还不多,但是越开越严重,到后来,几乎每次转弯都会发出明显声响。发现这个现象后,我马上去了4S店检查维修,最初技术人员说是现象不明显,暂时不需要修理。后来现象严重时我又去,更换了平面轴承等部件,但再开时还是响。我多次打东风日产的客服热线,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编后语:据了解,已有不少车主反映骐达车转向系统存在问题,并时常发生,且维修后此问题也很难彻底根除。希望能尽快引起厂家的重视。

  投诉者:戚先生

  车型:奔驰

  问题:底盘下沉

  去年8月我在4S店以85.8万元的价格买了一辆奔驰ML350。开了1个月,不到5000公里,就发生了行驶中车头突然下沉,方向盘晃动现象,当时仪表盘出现了红色警告标志。经检查,发现底盘下沉了一大截。4S店称底盘下沉只是小问题,拒绝退车。后来等到奔驰公司德国代表来处理这个问题,德国代表看了车后说底盘突然下沉是车子的空气悬挂系统出现了一个很小的问题,只是影响了舒适性而不是安全性。最后又多次和经销商协商,还是没有结果。

  编后语:戚先生表示,如果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维权到底。戚先生称,他这么做并不仅为自己,更多的是为广大消费者讨回权益。

  投诉者:张先生

  车型:宝来

  问题:点火圈

  2002年末,我买了一辆宝来1.8TAT。两个月后,我在广播中听到:1.8T宝来这批车点火线圈有质量问题,厂家免费更换。当时我立即就近到宝来4S店要求更换,可修理厂说,不出毛病不赔。2004年底,我发现车的发动机开始出现抖动,后发展到抖动严重不能行驶。检查发现,发动机第一缸的点火线圈已烧坏。由于过了质保期1个月,我没能得到理赔,自费388元更换了一个点火线圈。2005年1月,发动机突然很响,方向盘左右摆,车身晃得厉害,当时就不能走了,后检查发现是第二个缸的点火线圈坏了,又花了355元维修更换。

  编后语:张先生感到不满的是:“厂家已经公开承认了1.8T宝来这批车点火线圈有质量问题,能免费更换,并没有声明截止日期,为什么就不给换呢?”张先生购车的4S店称,从未接到一汽-大众有关免费更换的通知,只是通知将原来的1年质保期延长至两年。

  投诉者:田先生

  车型:新锐福美来

  问题:多处异响

  2004年3月我买了辆海南马自达323(新锐福美来),没想到4个月内就相继出现了5处异响。我一直未停止过修理这些烦人的响声,但一直未彻底排除。一次我去检查车内漏水问题时,顺便再次检查了异响,维修工终于发现了一个异响的根源,底盘的一个缓冲块是断裂的。那时车还没过质保期,但维修人员称,这个缓冲块断裂可能是拖底造成的,不予理赔。零件收费为77元,换不换自己决定。除了零件77元外,还收取了70元手工费。可令人不解的是,花了钱异响问题并没有解决掉,只不过声音更尖细了些。

  编后语:车上多处异响,且怎么修也不能根除,很让田先生头疼。同时,4S店维修人员的态度更是让他心寒。

  投诉者:徐小姐

  问题:4S店私扣订金

  前不久,我在4S店看中了一款车,因为当时只有样车,新车要等两个月后才到,所以我就预付了3000元做订金。车行工作人员让我在销售合同上签字,上面写着“预付定金3000元”字样,当时我问,假如到时不想买的话,这钱还能否退,工作人员满口应承,说预付款可以抵做车款,如果不想买了,如数返还。可是后来就这“预付定金”几个字,成了日后的“把柄”。此后我几经挑选又看中了其他品牌的车,便来到先前的店,要求退钱。该店坚决不同意退,当初经办的工作人员也矢口否认能够退还“定金”的承诺。我为此投诉到消费委员会,可也因销售合同上注明“预付定金”而爱莫能助。

  编后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经济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做价款。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至于“订金”,可视为预付款的性质,不受《合同法》或《担保法》的约束。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的话,经营者违约,应无条件退款;消费者违约时,可以要求经营者退还。

  律师提醒消费者,“定金”和“订金”,两词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不相同。买车时,如果只是根据样车来预订新车,应交付订金;只有经检验确定要买某辆车时,才可考虑交付定金。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丛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