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少些意气 多些和气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3-09 09:54:12

  看“两会”新闻,听到许多不同声音。仅仅2007年3月5日这一天,就看到许多惊人之论。比如,中国新闻网报道,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喻权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将建议人大制定《惩治汉奸言论法》。《京华时报》报道,经济学家吴敬琏称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违反市场经济原理,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三个有害结果。《燕赵都市报》报道,政协委员霍裕平院士说,引人关注的“全球变暖”是利益集团的炒作,“中国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源消耗”。上述高论一出,几乎立即可以从网络和媒体上看到对其的抨击。3月6日,《中国青年报》就有题为《立法禁绝“汉奸言论”会伤害学术自由》的文章,质疑喻权域的观点。对于吴敬琏的观点,网友则反问说:难道往年涨价了,就没有出现“很多农民工连夜排队买不着票”之类的情形吗?至于霍裕平的说法,更有网友不客气地“顺便问一句”:“霍委员又是哪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西哲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我以为,对不同观点的讨论,应该少些意气,多些和气;少些霸气,多些理气。大家平等讨论,不刻意回避“交锋”,但是注重“论争”,是非终究可辨。就是一时得不出共同的结论,那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谁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让各自的观点去接受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这样,慢慢养成一种尊重别人观点的习惯和修养,成为风气,对建设和谐社会,功莫大焉。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对专家学者的观点,到底应该怎么看。专家学者也会闹笑话,去年就有一个例子。政协委员钟南山院士一个笔记本电脑被小偷拎走之后,公开发表过希望恢复强制性收容遣送制度的意见。他的这个观点几乎不值一驳,最终传为笑谈。鲁迅曾经提醒说,对专家的话,要注意分析,如果是他研究的那一门,自当尊重;对于他在自己专业以外的“纵谈”,则务必小心。鲁迅的这个观点今天没有过时。稍有发展的是,对某些专家而言,就是他自己研究的那一门之内,有些话也要小心对待,因为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也许确实为某种利益所驱使。《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月30日有篇专访,经济学家刘国光对记者说,“经济学也存在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经济学家要为大众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这是经济学家的本分。现在有的经济学家为企业和个人的私利服务,这是个人自由选择,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私利而损害公众利益,就应受到指责。一些‘媒体经济学家’为少数人吹捧,说假话,这是可耻的。”“媒体经济学家”,是刘国光对那些“经常在媒体上露脸的以经济学家自居的人”的称呼。对这种“媒体经济学家”之类的人说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我以为,第一,不管好话坏话,首先应该让人家讲完;第二,你可以表达你的观点,我也可以表达我的观点,应该允许充分讨论,各自发表意见;第三,记住这种“媒体经济学家”的话,知道今日世界还有这种人会说这种话,从此打掉对专家学者的迷信。有了这几条,慢慢地,这种人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总有一天,这种“媒体经济学家”之类的人,会混不下去的。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