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公示33个“非遗”
东北网双鸭山3月6日电 日前,宁夏向社会公示了首批33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其中包括民间音乐、舞蹈、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杂技与竞技和民俗8个种类33个小项,其中有黄渠桥羊羔肉制作技术、盐池二毛皮制作、回族口弦、山花儿、泾源回族踏脚、贺兰皮影、吴忠何家棍等。
据初步统计,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0多个品种,分布在20个市县区。这33个首批推荐项目的公示期为20天(3月1日―3月20日)。公示期结束后,将上报宁夏政府,最终确定首批宁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年轻深圳也有“非遗”
深圳是新城市,是不是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政府公报正式公布了深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共查出12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经过专家评审,确定了25个项目为第一批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经过公示正式向社会公布。
首次公布的25个项目分为八大类: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戏剧类、民间舞蹈类、岁时节令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对许多年轻的深圳人来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新鲜而陌生,如民间文学类的《陈仙姑的故事》、民俗类的《疍家人婚俗》、大鹏清醮等。
●合肥海选十大艺人
想听听地道的“倒七戏”、门歌,瞧瞧划旱船、狮子表演吗?合肥人能在家门口看到充满“合肥味道”的民俗表演了。安徽省合肥市将举办首届民间文艺展演暨十大艺人评选活动,活动一直持续到4月18日。
首届“十大民间艺人”将通过海选产生。3月6日至4月15日,“十大民间艺人”将组团到各县区进行专场选拔赛。合肥市民可通过短信投票方式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十大民间艺人”。
●“杨柳青”为新西兰添年味
应新西兰惠灵顿市政府邀请,由天津杨柳青画社社长刘建超带队的天津民间艺术代表团日前在新进行为期12天的艺术访问。
美丽的新西兰在中国新年之即年味浓浓,主要城市惠灵顿、奥克兰、克赖斯特彻奇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天津杨柳青画社作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单位受到了盛情邀请,代表团成员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保护传承的第四代年画传人,他们将在新春活动中向新西兰人民呈现中国年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示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与文人画风的融合。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乡邦文化的标志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联结中华文化脉络的活动中,越来越显现出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微缩农具展示农耕史
近日,武义农耕工艺竹编入选浙江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武义县郭洞村,民间艺人以竹子为原材料,采用微缩工艺手法,仿真制作扬谷风车、脚踏水车、蓑衣、金丝灯笼、葫芦、竹筛、畚箕、箩筐、竹篮等农具,惟妙惟肖地展示了江南各个历史时期、各地区不同的农具风格,让前来游玩的游客们爱不释手。
●南音北管辉映泉州
近10种优秀的民间音乐集中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这是近日举行的泉州市第二届民间音乐邀请赛的盛景。作为泉州元宵节的活动之一,邀请赛率先登场。
表演团队表演了《闹厅》、《北管》、《什音》、《深沪褒歌》、《南音》、《马甲大鼓吹》、《车鼓唱》等精彩节目。表演者不仅将别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还通过舞美、服装等展示了泉州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泉州市民在文化宫南戏台欣赏到一台地道的泉州民间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