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6日电 不惑之年的薛景芳,是尖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大队长,认识他的人,不论新朋还是故交,都能随口说出他的一串优点,譬如廉明刻苦、随和认真,譬如嫉恶如仇、乐善好施……
从警21年来,他前行的足迹淋漓尽致地昭显出永不停息的进取色彩。薛景芳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受到嘉奖,还多次受到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表彰,多次被评为分局年度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卫士。作为一名刑侦大队长,薛景芳在工作中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他始终坚持立足本职、从自身做起,对待工作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一次,薛景芳在分局大会上明确指出,向我们看齐!他十余年没有节假日,也从未向领导请过一次假,刑警大队就是他的家,他和班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使大队上下一团正气,侦查员士气高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薛景芳所坚持的“整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极大地激发了刑侦民警的工作热情。大队先后被省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标兵单位。
侦破命案是公安局的头等大事,更是刑侦队伍的头等大事。在刑警大队,薛景芳大队长素有“拼命三郎”的美称,他工作起来风风火火,一旦发生命案,必到现场,亲临一线指挥,带领侦查员进行现场勘察,克难攻坚。2005年6月13日凌晨1时许,尖山区建新小区12号楼1单元602室内被犯罪嫌疑人从楼顶顺绳而下,从窗户进入室内,实施盗窃时被屋主发现,犯罪嫌疑人杀死一人、杀伤一人后逃跑。接到报案后,薛景芳迅速赶赴案发现场,他一面带领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另一方面调集大队全体民警到达现场,并分成若干小组展开侦破工作。他顾不上吃饭、休息,亲临现场指挥,根据各方面调查情况,临时召开案件汇报会,听取汇报,研究对策,并对案件提出相关要求。会议从下午2时开始一直开到5时,之后,他又投入到新一轮的侦破工作中去。为了能尽快破获案件,他连续10余天工作在单位,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昼夜奋战,废寝忘食,却没听到他喊一声苦累。在他的艰苦努力下,经过历时三个月的紧张工作,终于获得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在哈尔滨市出没。为了不错过最佳抓捕战机,薛景芳带领侦查员连夜赶赴哈尔滨,冒着酷暑不间断地进行摸排,经过10余天的艰辛工作,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李晓峰、王井龙抓获归案。至此,轰动全市的“6·13”入室抢劫杀人案件告破,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一名刑警队长,薛景芳时刻不忘攻大案、破大案。2006年2月3日下午,一辆从福利开往双鸭山的大巴车在双福路附近被抢劫。接到报警,薛景芳立即带领一中队队员赶赴现场,成功拦下客车。大巴刚停,车上的乘客就一涌而出,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妄图混水摸鱼,趁乱逃跑。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哇!薛景芳凭着一次又一次战斗中练就的一双鹰眼,凭着过硬的警事技能,硬是从四十余名乘客中找出并成功抓获4名在客车上抢劫了2万余元现金及4部手机的嫌疑人,一举打掉了这个专门在长途车上抢劫的车匪路霸团伙。
在薛景芳的身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06年3月31日晚,薛景芳和三位同事下班回家,途经尖山区八马路时,忽然被一名气喘吁吁、神色惊惶的妇女拦住去路。经验老到的薛景芳望着激动得说不出话的报案人,立即做出判断:这是一名寻求警察帮助的受害者。他果断地一挥手:到事发现场去!途中,这名妇女在薛景芳的安抚下才渐渐平息下来,告诉他们,自己的丈夫刚刚被一伙来历不明的犯罪分子绑架后向她敲诈勒索。了解到情况后,薛景芳果断分工,兵不血刃就将嫌疑人张某等成功抓获。在薛景芳飞身扑向歹待将其生擒的那一刻,周围的群众发出一阵阵热烈的叫好声。
多年的刑侦工作实践中,薛景芳注意不断总结规律,并结合刑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敢于突破,超前思考,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探索新途径,不定期地开展各项公安打击工作。2005年秋季,薛景芳对此期间的案件认真调研,针对两抢一盗案件高发的情况,建议分局及时开展以打击侵财为主攻目标的“秋风”专项行动。在战役期间,他吃住在单位,由于长期过度疲劳,他的身体逐渐消瘦,妻子多次劝他要注意身体,可为了能让全区人民感到社会安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他坚持工作在打击犯罪工作最前沿,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开展网上作战,在战役期间,共抓获各类网上逃犯26名,破获案件312起,极大地维护了尖山地区的社会稳定。
薛景芳严于自律始终坚持从自我做起,做到自重、自警、自省。由于地位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人开始打薛景芳的主意,想从他的身上获取非法利益,可他却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做到廉洁自律,公正执法。2005年6月,尖山刑警大队在侦办一起伤害致死案件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家属通过关系找到了大队长薛景芳,想要为嫌疑人开脱罪责,打一份投案自首材料,并拿出三万元钱以作酬谢,但薛景芳严辞拒绝了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并依法从快将案件办结。
薛景芳抓罪犯临危不惧,办案铁面无私,人们会以为他一定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冷面警察”。其实他身为警察,对人生得失有自己的感悟。他常说:“警察是老百姓儿子,必须孝敬自己的衣食父母。”
有一次,三个中年妇女痛哭流涕来报案,说三家下岗职工东挪西凑集资购买的一台夏利出租车,只运营几天就被盗了,欠下一屁股债拿什么还?薛景芳像自己遇上事一样,急忙安慰了三个中年妇女,并表示一定把车追回来。他吃住在队里,坐镇指挥全队民警赴佳木斯,奔大连,上建三江,去哈尔滨,七八个昼夜没合眼,没吃上一顿热饭,终将涉案的4名嫌疑人全部抓获。不仅追回下岗职工丢失的车辆,而且扩大战果起回4台赃车。薛景芳把车逐一返还失主。失主眼含热泪赠送锦旗,称赞“人民卫士,合格公仆”。
薛景芳去慰问大队烈士石长武时,一看到他家那么穷,还有两个老人和两个未上班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薛景芳心情很沉重,给他们买了米面油送上门。石长武的家属接过东西泪流满面,说:“谢谢党的好干部。”这句话让薛景芳深受震动,以后每年他都坚持去两次,每次去都穿上警服,头顶国徽,开着警车进村,等出村时,石长武的父母送他老远还不舍得回去。从警21年,薛景芳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办理各类案件2000余起,参与处置突发性事件100余起。他以过硬的本领和高素质赢得了普遍赞誉。从无数荣誉中走出来的薛景芳只是平和地笑着,深邃的目光紧紧盯着自己的下一步。他深知,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善于筹划未来,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才是对一个人能力和才干的考验。薛景芳把成绩当成了新的起点,正在为开展新时期的各项公安工作而全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