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果汤圆

芝麻汤圆

最精彩难忘的是巧克力汤圆———咬入内心,香浓滑溜的巧克力浆几乎就如排山倒海般涌入口腔,那惊喜的美味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完全的。

古乡居———顾名思义,店里的环境装饰都是古色古香的。

正月十五吃汤圆,是我国传统元宵节的习俗,已有悠久的历史。一般来说,北方人称为“元宵”,南方则称为“汤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风味的汤圆,但两者都有团团圆圆、如意幸福的寓意,为我们传统的元宵节画上完美的句号。
汤圆毕竟不是一种家常的食物,再加上由于时间与技术的限制,现在我们很难再吃到独特的手制汤圆了。“未见其貌,先闻其名”的古乡居甜品店,以各种口味的手制汤圆为主打,肯定是今年元宵佳节的压轴好戏。
元宵节的历史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都点灯敬佛,并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后来,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成为民间盛大的节日,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来源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凡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而激怒天帝。天帝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把人间化为乌有。得知这个消息后,众人吓得不知所措,有位老人家便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里,每户人家都在家中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让天帝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从而保住生命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关于闹元宵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他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朝中老臣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吕后,并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决了吕禄,“诸吕之乱”才得以平息。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巧克力汤圆甜蜜在心头
古乡居的甜品选择特别多,原盅炖品、蛋奶和果汁等,款款都是用心去做的。看似简单的汤圆,店主却花尽了心思,无论在口感搭配,还是营养健康上,每一步都考虑得很周到。全身肌肤雪白滑溜的汤圆,个个都像乒乓球般大小,半浮半沉地在淡黄色的菊花糖水里,特别讨人欢喜。按理说,这么大颗的汤圆制作工序肯定非常复杂,如果把握不好,口感和卖相都会相差甚远,但古乡居甜品店有自己的独门绝活:坚持手工制作,选料上乘,并非常讲究配料的搭配。单从外观来看,根本没法看透不同汤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所以,我们决定在古乡居与汤圆来一个中国式的味蕾情人节。
花好月圆篇
前言:枣蓉汤圆
古乡居的枣蓉汤圆是店里特色的招牌汤圆之一。除了口感新鲜外,其补血养颜的功效也让众多食客赞口不绝。
小巧玲珑、浑圆可爱的汤圆,外层的糯米皮柔韧软糯,汤圆的口感非常独特———先甜后清,接着是内里清甜润滑的枣蓉破口而出,再舀一口菊花糖水———虽然只是“配角”,但胜在较清新,轻易就挑起食客的食欲。
主题:腰果汤圆腰果又名鸡腰果、介寿果,因其坚果呈肾形而得名。腰果果实成熟时香飘四溢,甘甜如蜜,清脆可口,为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经常食用腰果,可以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又可以润肠通便、延缓衰老。在古乡居吃这款腰果汤圆真是一举两得,细心的主人既照顾了食客的口感,又注重营养健康。腰果汤圆香味浓郁,吃完后口留余香,与店里的芝麻汤圆独特的幽香是有所不同的。
高潮:巧克力汤圆古代元宵节人流如潮,节目丰富多彩,是古代情人相会的日子。就如欧阳修的诗曰:“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黃昏后”,足以印证了元宵节是中同传统的情人节。
古乡居的巧克力汤圆为这个中国式的情人节增色不少。一碗甜甜蜜蜜的汤圆,让双双对对的情侣由头甜蜜到脚。最精彩难忘的是那出乎意料的惊喜———咬入内心,香浓滑溜的巧克力浆几乎就如排山倒海般涌入口腔,那惊喜的美味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完全的,滋味绕舌回环,令人沉醉于浓情蜜意里。
美食通TIPS:
1、古乡居甜品店的汤圆品种丰富,所有汤圆都是店内自制的。甜汤有菊花糖水和鲜奶两种,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2、元宵节时古乡居甜品店必定人头涌涌,食客最好提前致电订购或买回家自己煮。
3、古乡居除了汤圆外,还有许多不错的甜品值得一试,不要错过。鲜奶炖花胶就是其中一例,一般仅在周五、六、日三天限量供应,所以最好先致电预定。
关于汤圆
传说,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为了让一名思亲心切的宫女元宵与家人团聚,而想出“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的谎言来欺骗汉武帝,让汉武帝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宫内外都做汤圆,以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当天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可以消灾解难。就这样,宫女元宵得以与进城的家人团聚。
事后,汉武帝大喜,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那天叫做元宵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