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当“花花公子”能成为理想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2-27 10:15:10

  有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花花公子,开名车,抱美女,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且,据说这样的理想还得到了许多同龄人的认同。那么,真的应该把当“花花公子”作为理想吗?答案是否定的。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创造,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享受。我们应该看到,在青少年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上物质至上思潮的一种反映,也是近年来真正的理想、信念有所丧失的一种反映。如何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抵制腐朽文化,应该引起全社会重视。

  学生论坛

  努力奋斗是我的理想

  如果我们老师也出这样一个作文题,我想我会这样写:“我的理想首先是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我认为,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了成功,那么开上名车、过上优质的生活也不为过吧!毕竟这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

  但话题中提到的那位同学就有点不应该了。过上好日子是一回事,但想当“花花公子”却是另一回事!不管在哪个时代,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把当“花花公子”作为人生理想。因为“花花公子”般的人生是颓废而堕落的,在生活中只索取不回报,没有严肃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我想无论在哪都是不受欢迎的。

  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才应该成为我们的理想。合理的享受只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回报,对此,我们只应适当接受,而不应当做理想无止境地去追求。(河北省汪伊宁)

  “花花公子”成理想是谁的错

  作为中学生,我们其实大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我的理想就是将来成为一名作家。虽然不知道理想究竟有多远,但我们毕竟在真真切切地憧憬,也在实实在在地努力。

  然而近几年出现的一些现象,让许多同学的理想中掺杂进了不好的东西。比如越来越多的“花花公子”开始“潇洒”走上荧屏,一些明星、大款热衷于花钱摆阔,于是过奢侈的生活被许多同学当成了一种时尚。

  在学校里,许多老师整天只把“上重点高中”、“读名牌大学”挂在嘴上,有的还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灌输“考得好就能升官发财”的理论。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位班主任,他平时总给我们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有一次,他发现班里一名男生早恋,竟当着几位同学的面教训这名男生:“小孩子现在着什么急找对象,把书念好了,将来什么样的美女找不到?”如此“教育”,我们怎能分辨“花花公子”是不是可以当成理想?

  一位前人曾经说过:人类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称其为人。所以我认为学校和老师,不应只把目光盯在我们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还应当适时给予我们一些理想教育。社会舆论也不要再继续渲染那种“花花公子”的生活,一夜成名的“典范”,这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三十四中学程歆瑜)

  别被不良文化侵蚀

  我也是一名中学生,我认为一些同学之所以将当“花花公子”作为人生理想,那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对我们这些学生的冲击太大了。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不仅限于从老师、家长那里,还有更多的途径,比如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而从这些媒体所提供的一些信息里,我们经常可以感觉到,好生活的标志就是开名车、住别墅,有美女围在身边。

  我们都处在青春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既然这是一种时尚,那么我们就会模仿。看到电视剧里的成功人士都是这么活的,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幻想将来能像他们一样。可以说,这些东西所反映出的价值观,正在污染着我们这一代中学生,使得一些同学不能自拔、自控,被不良文化所侵蚀。(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王士强)

  付出和收获成正比

  对于当“花花公子”能否成为理想,我个人认为,那只是某些好逸恶劳之人的一种“美好愿望”,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辛勤劳动还想享受优越的生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好逸恶劳只会落得个很糟糕的下场,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佚名)

  旁观者言

  “偶像错位”催化“理想错位”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个别不上进的学生把当“花花公子”当成自己的理想,可以原谅。可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赞同把“开着名车,抱着美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花花公子”当成理想时,所堕落的就将是整整一代人的灵魂!

  记得在此前不久,湖南的一位老师因在课堂上公然宣称“读书”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而丢掉了饭碗,此事才过去不久,为何我们的中学生又把理想定位在了“花花公子”上了呢?

  显然,我们的社会缺乏“好榜样”已经太久太久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好榜样”是“考上名牌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好同学”,“坏榜样”是“差一分就要交一万元钱”的“坏孩子”,如此这般势利的“榜样”教育,学生们能不把拥有金钱美女当成自己的理想吗?

  如果说学校里的功利理想教育只是对孩子们误导的一个开始的话,那么,当他们回到家里,大人们所创造的“榜样”则是进一步致使孩子们认定“花花公子”是人生理想的催化剂。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到处都是超女、超男选秀的一举成名;在社会上,到处都是有钱就有了一切的榜样。如此“偶像错位”之下,成天在学生脑袋里飞来飞去的偶像,哪一个不是极尽吃喝玩乐之能事的享乐英雄?

  没有娱乐至死的环境和功利主义教育,就不会有学生大脑里的“理想错位”。当务之急是怎样重建社会理想道德体系,重塑学生眼中的偶像。 (福建省武夷山市东方尔)

  老师观点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

  理想人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渴望生活质量更高一些本无可厚非,然而,有这么多的学生都想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就值得我们思考了。“学习好,将来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好,将来才能吃香喝辣”等“教导”话语,我们不是时常能听到吗?在这种“熏陶”下,孩子们有当“花花公子”的理想就不稀奇了。

  “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可以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教子典范。可是在当今社会,一些家长却拙于引导孩子树立理想,而是只限于满足孩子的眼前需求。国外有一个帮助孩子树立理想的故事。一个小女孩说长大了要生一群孩子,一个小男孩说要有一个农场。在我们看来,这两个孩子实在没什么远大理想。然而,那个小女孩的家长却告诉孩子,要做个好妈妈,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自强自立,应该为自己的孩子做榜样;小男孩的家长则带着孩子到农场去熟悉农作物,学习怎样种植……这种看似平淡却颇含深意的引导行为,很值得我们学习。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确实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