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26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理查德·莱萨德博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全球癌症防治形势相当严峻,但其实有不少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加强预防对于减轻癌症的威胁非常重要。
这位世卫组织癌症和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方面的资深专家说,目前全球癌症防治形势确实很严峻,未来形势也不容乐观。比如,2005年全球共有760万人死于癌症,2015年可能会增至900万,2030年可能会增至1150万。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癌症威胁显得尤为严峻,2005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有70%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有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发达国家患者要低,这应该引起重视。
但莱萨德也指出,不应以宿命的态度来看待癌症的威胁,人们其实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这种威胁。他说,有至少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发现早并及时充分地治疗,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也是可以治愈的。
他同时强调,预防癌症贵在提高意识,并改变一些可能致癌的不良生活习惯。另外,预防癌症应同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结合起来,因为许多慢性病的病因是相互重叠的。对于公众而言,应记住以下几点防癌建议:远离烟草、均衡饮食、加强运动。
“在许多国家,烟草是最大的致癌因素,而这一因素其实是可以控制的。”莱萨德说。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所有肺癌死亡病例有80%至90%由吸烟引起。在发展中国家,吸烟导致的癌症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30%。除导致肺癌外,吸烟还会导致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和胃癌。2005年2月生效的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主要目的便是要减少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和死亡。
这位专家指出,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有规律的运动对于防癌同样重要。比如进餐要有规律,这有利于预防慢性胃病的发生,同时有利于预防胃癌。研究表明,多食蔬菜水果,限量食肉特别是罐头肉和红肉,可减少多种癌症的发病危险。此外,应特别注意少食高脂肪食品,坚持运动以避免肥胖,这对于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莱萨德说,在西方国家,饮食因素导致的癌症病例占所有癌症病例的约30%,仅次于另一种可控的致癌因素——烟草。目前在发展中国家,饮食因素所导致的癌症病例占所有癌症病例的20%左右,但这一比例有上升趋势。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癌症发病情况有可能会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近,因此应及早采取措施,教育公众养成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链接
“职业癌症”常常被忽视
法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专家指出,从事某些职业的人患职业癌症的风险相对更高,主要原因是他们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更多,而且通常不了解自己经常接触的物质容易致癌。
专家举例说,木屑容易导致鼻腔癌,石棉容易导致肺癌和胸膜癌,镍和铬容易导致鼻腔癌和肺癌,煤焦油容易导致皮肤癌、肺癌和膀胱癌,甲醛容易导致鼻咽癌,苯容易导致骨髓癌和血癌等。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化工企业员工、经常使用化学农药的农业生产者、铺路和建筑工人等,相对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质的影响。
专家认为,对职业癌症的鉴定目前并没有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如在法国,大约60%由于职业原因引发的肺癌、80%由于职业原因引发的白血病没有得到鉴定和确认。此外,导致膀胱癌的一些职业原因也容易被人忽视。
定期检查是防治癌症关键
德国专家认为,由于一些癌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定期进行医疗检查能在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癌症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专家尼古拉斯·贝克尔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很多癌症刚发生时,患者的身体其实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只是往往被忽视,因此人们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身体部位异常肿胀;伤口长期不愈合;非正常出血;皮肤上的斑点或者疤痕在大小、颜色等方面出现变化;长期咳嗽或者持续嗓子沙哑;排便不正常或者体重莫名其妙地突然减轻等。
贝克尔说,上述情况虽然看似普通,但有时可能是癌症的信号。他强调,自我检查往往存在判断失误的风险,比如当女性自己能够感知乳房肿块的时候,也许癌细胞已经转移了。因此人们应当定期进行例行检查。比如,男性应当定期检查前列腺以及便血情况,以预防前列腺癌和肠癌;女性应当定期进行子宫检查以及乳房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