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公路是社会进步的翅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公路交通建设视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和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主音符”,积极推进“大交通带动大发展”战略,使双鸭山市通车里程不断增加,道路等级明显提高。特别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更是步入快车道,其里程和投资规模居全省前列。 ——题记
双鸭山,不再闭塞。
一条条通村屯、通县乡、通省城、通全国的高等级公路,一座座气势磅礴的公铁立交桥和功能完善的交通设施,仿佛雨后彩虹,使双鸭山这个偏远煤城通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似乎在眨眼间,双鸭山的交通事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建设更是日新月异——省道、县道和通乡、通村路齐头并进,凯歌高奏。
交通组歌一:在网化路赞歌中,笔直平坦、延伸远方的一条条交通干道,书写着煤城的曲折历史与辉煌今朝。
步入现代文明的今天,在我市,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人们感受最深和最直接的就是发生在身边的道路变化。
全市公路总里程接近4000公里,高等级公路的里程、密度、通达里程、通达深度、通达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昔日,当我们驱车行驶在坎坷不平的砂石路上,满身的尘土、颠簸的劳累,总能引发我们对路的联想;在我们的期待和希冀中,平坦宽阔、一马平川的水泥白色和柏油黑色路面,终于让我们踏在了脚下。
为了改变家乡落后的交通状况,市委、市政府及各级交通公路部门的领导们多次跑省进京,想方设法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双鸭山人用一腔真诚和顽强毅力终于打动了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等有关主管部门,从2003年起,几亿元的巨额资金相继投放到煤城,全市的公路建设终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在双鸭山的公路史上,以下这组数字堆积的成就足以引人自豪了。
近5年,双鸭山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里程1356公里,完成投资11.4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双鸭山至七星镇、依宝公路宝清段、饶河口岸公路、双福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富密公路友谊段、依饶公路朝阳段、依饶公路饶河段3条网化公路全部开通。全长7.1公里的饶河口岸公路的竣工通车,对我市促进对俄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第一条生态旅游观光公路依饶公路,它的建成通车结束了饶河县不通等级公路的历史,使全县干部群众数十年的企盼成为现实。富密公路富友段通车后,彻底打通了双鸭山的“西大门”,使友谊县走出“死胡同”,直接融入三江平原公路网络化的大动脉之中。
据悉,到2006年末,双鸭山市高等级公路达到了84条、463.118公里,其中市区22条,集贤县28条,友谊县6条,宝清14条,饶河14条。
这些公路分布在我市四县、四区,如一条条大小动脉,流着车辆,流着欢歌,保证着双鸭山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以地方政府为主,各县交通局、公路站积极配合,多方筹集资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对依饶公路、同三公路、同哈公路、富密公路、依宝公路、双七公路等绿色通道和绿化进行了补植。2006年,共完成绿化补植杨树12.3万株,补植柳树0.2万株,新砌花池250多个,美化、香化354.88公里。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规划,使我市公路绿化、美化更加协调美观,构成了“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目前,双鸭山市辖区内的国、省、县、乡、村级公路主干线基本实现了硬化贯通,境内公路等级硬化路面由“九五”初期的7.34公里达到现在的569.7公里。至此,双鸭山已经彻底突破了交通这一制约、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
交通组歌二:在农村路新曲中,连接乡镇、村屯之间的一条条硬化路面,承载着农民的富足收获和希望。
路,无疑是广大农民延伸到外部世界美好梦想的彩练。
2003年前,双鸭山市农村公路建设还是一片空白。然而,就在短短的三年间,我市抓住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扶持农民致富建小康的有利契机,争取政策性资金10多亿元,累计修建了农村公路百余条,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里程连续两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以实现通乡(镇)公路等级化、路面硬化为目标,坚持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农村公路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双鸭山市全力加快乡村公路“通达”和“畅通”工程建设步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网化公路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高瞻远瞩地制定出了全市通乡、通村公路和商品粮基地公路建设规划,纵深了市域内公路网密度,促进了全市公路等级的均衡发展。
2003年、2004年,全市共建成通乡公路10条,总里程175公里,总投资19446万元。打通了17个乡镇、52个村屯,直接受益人口达14.46万人。
2004年,建成通村公路51条479公里,总投资6377万元。打通了149个村屯,直接受益人口达17.2万人。当年,全市的通村公路建设里程和投资均在全省排名首位。
2005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154.97公里,其中通乡公路1条,商品粮基地公路1条,通村公路19条。
2006年,完成通乡公路3条44.13公里,农村通畅公路48条213.3公里和农村通达公路13条93.3公里。总计350.73公里的农村公路通车,使这一年成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里程最多的一年。
到目前,全市42个乡镇有29个通上了高等级公路,540个建制村有171个通上了高等级公路,通达里程超千公里。
把就业之路、增收之路、城乡物资交流之路铺到了农民家门口,也把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路铺到了农民家门口。那铺到门前的一条条公路犹如一道道彩虹,为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搭建起了“金光大道”……
随着通乡、通村公路的陆续建成通车,我市至所辖县区、乡镇主公路基本实现了硬化。有百多个村屯直接“借力”,55个行政村被打通了,多个不通公路的自然村屯也实现了“晴雨通车”,受益人口52万人。
建成通车的通乡、通村公路,改变了农村交通环境,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拉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公路建设,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双鸭山市农村公路已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历史性转变。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通乡、通村公路,就像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谱,合奏出双鸭山广大农民兄弟致富建小康的最动人乐章。
交通组歌三:在城区路变奏中,纵横交错、宽广整洁的一条条马路街道,记录着煤城兴旺繁荣和文明进步。
白色的路面,笔直的街道,林立的楼群,闪烁的街灯,繁华的商贸……一个道路畅通、功能日益健全的现代化煤城在三江腹地腾空而起。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在诉说,一座座凌空飞架的大桥在聆听,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筑在凝看,今天的双鸭山市区道路,恰似旧貌换新颜。
巷路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现。街道是城市环境的骨架,是城市活力之所在。近年来,我市对城区巷路进行逐一改造,把触角延伸到百姓的家门口。东西平行路、春城路、文化路、建设路等城市主要街道现全部完成改造,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人行道进行了修补,路灯实现了一街一景、一路一饰。万余盏造型各异的路灯,照亮了城市,也点亮了人民群众心中的希望。
总长1210米的翠峰山和益寿山环路的建成,保护了山体自然,方便了群众上山休闲、锻炼。绿树、草坪、鲜花,使新兴大街、地道桥等市区主要道路“四季如春”,尽显道的妩媚,路的魅力。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我市用新思维,独辟蹊径去创新,“借鸡下蛋”,巧妙化解了资金难题。利用民营资本投资2.5亿元,我市建设了总长25.853公里,由南环、东环、北出口路三部分组成的城市环路。之前,省内四煤城还未有先例。
从同三公路集贤路桥段往前走,可直接从北出口路穿越集贤县区、途经西山村,进入市区到卧虹桥下,走河西路到马鞍山氧气厂,再走南环路从公园后山到窑地路。车辆一路下来,完全绕开市区,直达各个区、矿。新建成的环城路,为大型车辆提供了一条快捷、畅通的“绿色通道”,大中型车辆分流后,减少了城区噪声污染、净化了大气环境,促进了城市和谐。
城市环路,完善和发展了我市城区道路交通网络,缓解了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提升了市政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美化了城市市容建设,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密切了城市区域之间的联系,拉动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交通组歌四:在基础设施建设短唱中,以道路为中心协调发展的交通事业,描绘着双鸭山交通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民要富裕,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交通是基础。
近年来,全市各级交通部门采取了一切可行的办法,不断加大资金的筹措力度,多渠道、多方位向上争取资金,经过超常规的跑省协调运作,双鸭山市争取到了最大限额的政策性补贴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
公路建设的大发展,促进了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幅度改变。近年来总投资9297万元,先后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客运站43个。改建了市客运总站,改造了3个县级客运站,新建了9个农村客运站和18个农村客运停靠站点,使双鸭山成为我省最先完成县级客运站建设的城市。公路客运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快捷、方便。这些客运站成为全市服务窗口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道路运输以基础设施为依托,建立了以客运为主体,多种经营并存的开放、统一、竞争的运输市场。近年来,全市共开工建设4个总投资达4754万元的客货运站场。投资2821万元,高标准建成了占地19937平方米、建筑面积9588.6平方米的现代化公路货运枢纽站。建成后的市货运枢纽站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在全省同等城市中,其管理方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处领先地位,年处理零担货物3.5万吨,结算货款1.3亿元,成为全市小商品货物的集散中心。
2003年,开工建设的站前广场工程,更是美化了城市景观,方便了百姓出行。
有了路,自然就有了运输业。
近年来,全市的道路运输业高歌猛进。目前,全市营运客车、客运出租汽车市场稳定,乡镇通车率达100%,行政村屯通车率达90%。营运货车运输能力增强,年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910万吨和24012万吨/公里。全市拥有客货运输企业1000余家(含个体户),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近两万人。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干支相连、辐射乡村的道路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
交通建设的大跨越,为统筹双鸭山城乡经济,为实现全市跨越式大发展打通了“血脉”。
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把双鸭山的交通事业带入了新的征程,全市上下将用大气魄、大手笔,继续撰写交通公路建设新的宏伟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