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老师有一句精彩的话,“日本剧点头哈腰,韩国剧絮絮叨叨,港台剧胡编乱造,大陆剧好的真好,糟的更糟。”单老师高明啊!寥寥数语,就把时下影视剧的好坏说出来。
不过,对于单老师的金句,我有点不敢认同。比如说,生活在珠三角的我,喜欢看的就是“胡编乱造”的港台剧。准确地说,应该是港剧。
我习惯性地收看香港电视节目。
诚然,说到艺术性、思想性、学术性等等,甚至是高品质的制作,港台剧似乎有所欠缺。在大陆特别是北方地区,观众多认为港台剧是“粗制滥造”,不值一看。不过,这可能是文化的差异所引起的误会。在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大多数观众习惯收看香港电视。
香港曾经是一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地区,但是,人家的文化建设并不见得比我们内地低。只不过,在香港,不管是哪一种艺术文化,例如电影、电视、音乐、文学、美术等等,都不是束之高阁的所谓的高雅东西,而是通俗化与平民化,贴近市民的普普通通的生活。通俗不等于庸俗,通俗也包涵着高雅的元素,而且最容易被市民接受。反之,一些貌似高深莫测的高雅艺术文化,只能让所谓的专家才能看得懂,而普通老百姓却看得一头雾水。这就失去传播与普及的意义。
所以,千万别学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说人家香港是“文化沙漠”。金庸的武侠小说、倪匡的科幻小说、香港电影、香港电视剧、香港的流行歌等等,在国内争议声不断,可又不得不承认那些都是整个华语世界深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香港文化,似乎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的人更喜欢,讨厌的人更讨厌。也许,这就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但是,正是有着差异,才造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对于电视剧也好,电影也罢,或是其他的文化艺术,还是倡导“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精神。同时,也不排斥外来文化,并善于学习与借鉴外来文化。
有竞争才有发展嘛!这些年在日韩剧的夹击下,曾经吃过亏的中国剧,包括港台剧都痛定思痛,汲取教训,制作出不少优秀剧集,跟日韩剧一比高低,一分胜负,一辨雌雄。
说起香港的电视剧,确实看起来是有点“胡编乱造”,而且似乎还成了一种固有的流水线模式。豪门恩怨、商场争斗、警匪搏杀、灰姑娘黑马王子的爱情———似乎每一部剧,都是熟口熟脸。不过,这却是市民身边的生活。观众看着剧集,既熟悉又亲切。
一部电视剧的好与坏,其实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观众是否愿意坐在电视机前追看。想当年,一部《霍元甲》曾红遍大江南北,那一首主题歌更是唱得街知巷闻;一部《上海滩》,又让万千观众疯狂,一时间,周润发扮演的许文强与米雪扮演的冯程程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近年的一部《金枝欲孽》,又红红火火地热了一把,有人甚至当作是办公室斗争的教材……这些剧集,即使现在重播,都能吸引很多观众收看。广东某电视台曾经在晚上推出一档剧场,重播经典港产剧,收视率竟然排在前列。这就说明了一点,港产剧确实有不少粗制滥造之作,但上乘之作与精品之作也很多!并且,这些优秀之作还十分耐看,一看再看都不会烦厌。
港产剧胜在贴近生活,场面温馨感人,节奏快,通俗化平民化,本土特色更是得到观众的认同与喜欢。不过,随着香港娱乐业的衰退,港产剧自然也会随着大势而呈现颓败的景象,于是,才造就了日剧与韩剧的兴起与火爆。欣慰的是,作为港产剧龙头老大的香港TVB,每一年都坚持制作大量的剧集,让喜欢港产剧的观众大饱眼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