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中的身份牌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的教授高峰认为,杀人游戏使得犯罪游戏化,对玩家有负面影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张振声说:“杀人游戏违背了中国的伦理道德,经常玩这一游戏会将使人降低对‘杀人’的敏感度,还会使人形成说谎、作弊的心态,将会影响现实生活和工作。”
有心理专家认为,杀人游戏属于心理游戏范畴。玩家在游戏中不仅要经推理识别出别人的角色,同时也要极力通过谎言来掩饰自己的身份,沉迷于杀人游戏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特别是正处于人格形成期的青少年,经常玩杀人游戏会或多或少地使他们变得虚伪、多疑,因此不提倡青少年玩这种游戏。此外,杀人游戏还会增加青少年的恐怖感,不适合青少年玩。 (小焦)
“杀人”游戏引发争议
 某俱乐部的大厅投影屏幕上显示着各玩家的级别和成绩等。
杀人游戏是如何起源和形成的呢?一是来源于MBA训练课程中训练团队精神的一种心理游戏,这种说法目前流传较广;二是发源于美国硅谷,是IT人发明的一种缓解精神压力的做法;三是起源于一群登山爱好者,他们在营地等待适合登顶的好天气,在十分无聊的状况下发明了这种游戏。
由于杀人游戏的名称耸人听闻,含有暴力色彩,杀人游戏的出现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要说杀人游戏哪一点吸引人,可能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最基本的应该是做杀手进行隐蔽藏匿表演时的刺激和做平民或警察时找出杀手时的成就感了。
许多人认为,杀人游戏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其不仅能锻炼人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判断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及表演能力,还能培养人的团队精神、使人更好的认识自己,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一场游戏相当于一场激烈的辩论会。在国外,一些企业还利用这一游戏测试员工的表达、分析能力。
“老板您又被杀了!”几位同一公司的白领在玩杀人游戏时,经常会出现老板被“杀”的情况。一位白领职员说:“先‘杀’老板出气,不管他是不是杀手。”这位老板倒很坦然:“如果能通过这个游戏,让员工们出气,使我和员工们的关系更加融洽,我宁愿被‘杀’。” 练习谎言还是训练逻辑?有关心理咨询专家说,白领之间流行杀人游戏与其工作压力大有关,这也是他们对工作压力、心理压力过大的一种发泄。
当然,也有不少人提出杀人游戏所存在的弊端。有人说杀人游戏是一个人学骗人的游戏,是让人练习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当面撒谎,看谁的谎撒得更圆。一位杀人游戏的老玩家对记者说:“这种游戏可别和朋友、同事玩,影响交情。我的一个好朋友玩游戏时太狡猾、太隐蔽了,我就会想:他这么会撒谎,平时的好表现是不是全是装出来的?”还有一位老玩家说:“因为在游戏中的欺骗和谎言,常有一起玩的夫妻当场反目吵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