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河体育场炸了,倒了,没了。
电视上说,已成“地标”的原址将立起大型商城。而三四公里外的一新体育场也已拔地而起。
这座被称为“见证中国足球辉煌”的标志性体育场,刚刚18岁,也就是说刚刚成年便早早地夭亡了。
体育场向商场臣服的又一例。
这样的例子,五里河不是第一个,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报道说作为北京奥运会足球分赛区,五里河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不得不推倒而在附近重建新的。但从屏幕上看,6万席的“五里河”依然丰姿绰约、气势磅礴。而且,曾举办过奥运会的各城市,也并不是对体育场(馆)一律破旧立新。北京的旧场馆改造就有十几座呢。
体育场(馆)被挤占、挪用的事太多了,前两天本报还接到陕西某地一投诉电话:“记者朋友,你们来看看吧,小县城就这么一个简陋的体育场,还要盖商场!”
现在,老百姓对市政建设的无序、无章颇有啧言,将刚建好的马路翻来覆去地被开膛,讽刺为“拉链工程”;将没几年的大楼炸掉盖新厦,嘲讽为“短命楼”。去年,媒体曾报道一德国老人致信我国青岛某医院,说他是当年该建筑的设计师,他从媒体上看到该建筑还在完好地使用,便特意提醒,按德国建筑标准,70年后便要报废。而该建筑算下来已80多年了。
这说明什么呢?一是建筑质量高;一是设计寿命长。
所以,想想“五里河”,真有点百感交集。
所以,盼望我们其他的体育设施,不要再这般的昙花一现。为我们还不太富裕的经济别过多地无序浪费;为我们的百姓能有充足的健身设施。拜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