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又道歉了。在2月8日的《新京报》上,他用一句“刘震云你必须原谅我”,恳切地表示“骂人到此结束”。细数一下,王朔已经陆续向武丹丹、郭敬明、张承志、张艺谋、邱华栋等人道歉,道歉的人数几乎和他骂人的人数画上等号。从原来的“一个也不放过”到现在的“一个也不得罪”,王朔180度的大转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禁让人产生一种世事难测的恍惚感。
那些曾经喜欢过王朔或者说曾受他影响无论他犯什么错误都力挺他的人,多么希望现在的他,仍能像当年那样意气风发“我花开放百花杀”,虽说年龄不饶人,但能够保持一点“北京大爷”的“浑不吝”本色也不至于让拥趸们如此失望。在骂声高昂激越的网络时代,骂战双方即使一方理亏也少有轻易撤退的,所以王朔这么快缴械,让在各种网络骂战中成长起来的看客严重不适应。
在被王朔炮轰的这些人中,除了邱华栋公开发表《王朔的受伤感和报复欲》予以激烈回击外,其他人等大多保持沉默,至多也只是私下嘟囔几句。在这场以王朔为主角的骂战中,只有“骂”而没有“战”——由于对手的不作为,王朔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在此情形下,王朔一反常态地接连道歉,不像一个“胜者”的姿态。之所以出现如此让人啼笑皆非的情形,原因可能如下:王朔本来就是厚道人,看到被他炮轰的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良心发现;王朔自称是思想武器之一的《金刚经》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一把,没让他堕入“妄说”的陷阱;再者,就是王朔和其他擅长炒作者一样,为自己的新书出版造声势。
虽然最后一种猜测落了俗套,但有越来越多的事实在表明,王朔复出频频开炮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卖书。2月7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稼祥的文章,在对王朔的一番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的言论进行深入剖析后认为,“王朔搞了这么大的一个炒作,目的是用大众媒体的免费广告最大量地推销他女朋友的新网站和他自己的收费小说、收费博客。”然而,此后几天,关于王朔更新的消息是——出版商路金波以每字3美元、全书365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拿下了王朔新书的出版权,新书将于3月份出版。
从王朔在大众媒体第一次开骂,到声称把新作品放在徐静蕾的鲜花村网站日进一万元“赚了钱捐助全中国的女孩”,再到回归纸质出版打造销售量可超韩寒作品销量的“奇书”,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王朔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完成了一套图书营销“迷踪拳”,拳法声东击西,隔山打牛,创造了一个热闹的文化话题,恢复了退隐6年之后的功力(知名度),最后以高价签约书商的结局完美收手,“心情大好,笑声爽朗”,的确,与此相比,道个歉不过是损失一点唾液的问题,算得了什么?路金波称是在王朔话题最热的时候才决定签约他的新书的,分析王朔的一系列举动,让人严重怀疑这是一个有预谋的图书营销炒作,王朔玩儿似的忽悠了媒体和读者。
在放出凭点击日赚一万元这颗卫星后,一些网络专业人士纷纷撰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行性很小。事实证明,以徐静蕾在新浪博客数千万点击的号召力,鲜花村网站也不过尔尔。王朔在鲜花村开的博客,点击量也远远没有新浪博客一个娱乐策划人的高。而通过余华、易中天、于丹等人在传统出版上获得的巨大收益,业内人不难发现王朔的价值在图书而不在网络。从这个角度看,王朔的炮轰更像有幕后指使的作秀行为。
不过,即便是作秀,王朔能在沉寂这么长时间之后出版新书,对喜欢他的读者而言仍是一件好事。王朔成名初期,为文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无数人为之着迷。王朔鼎盛时期,根据他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更是在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王朔新书的出版,还会像以前那样给读者带来惊喜吗?对于新书的内容,路金波曾有过这样的透露,“书里面其实体现了王朔六年隐居时间里一些崭新的世界观,还有他对宇宙的看法、感悟等。”习惯了阅读王朔小市民、京痞文风的读者,能适应由“世界观”、“宇宙”、“感悟”等这些看上去玄虚、抽象的词汇构成的新书吗?好在,答案不久就要解开。让我们期待这本奇书的问世,如果读者觉得与想象落差太大的话,完全可以为自己掏出的书款要求王朔——道歉——反正他的道歉也不怎么值钱,至少让他知道,忽悠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