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内市场上只有9种两厢车型,销售规模约10万辆;2006年,在销两厢车型超过30种,销量更是超过70万辆;2007年,有预言称“两厢车时代”已经到来。
两厢车究竟有啥优点?
一项由新华信、新浪联合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有65.5%的网友喜欢两厢车,占54.7%,年龄在26岁至35岁之间的消费者居多。从中不难看出,年轻人正成为购车的中坚力量。与气派、稳重的传统车相比,时尚、个性两厢车显然更能引发他们的共鸣。而大多数消费者已经不再认为两厢车与三厢车在安全性上存在多大差异,而相比之下,人们选择两厢车的理由也集中在了低油耗、经济实用、驾驶灵活等较为突出的优点上,这也构成了两厢车受青睐并热销的另一重要原因。
两厢车一般比三厢车更省油,同样排量配置的款型,两厢车一般车身更轻。比如POLO和飞度的两厢版比三厢版一般轻20k g,因此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两厢车车身短,更易于后退和掉头。例如两厢飞度比三厢飞度车身短455毫米,两厢凯越比三厢凯越短207毫米。此外,在泊车方面,两厢车的优势明显。占用空间小,可选择的余地大。目前道路拥挤,车辆越来越多,停车越来越麻烦,将促使一部分消费者选择更为省事的两厢车。
多数两厢车比三厢车便宜,西耶那上市时比同配置的派力奥价格高出1万元左右。不过最近1-2年三厢车呈现贱卖趋势,飞度三厢、POLO三厢目前市场的成交价格都比两厢还要低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飞度、POLO的正宗版本都是两厢版,三厢车型不过是从泰国、巴西借来的衍生品,难以受到国内消费者青睐。
两厢车缘何开始流行?
随着中国家庭轿车用户的逐年增加和燃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传统的经济型三厢车较之体量更为紧凑小巧的两厢车逐渐失去市场竞争的优势。在两厢车进入市场的初期,正是凭借其更轻的自重和更低的油耗来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如东风雪铁龙富康、天津一汽夏利、长安奥拓等车型,虽然它们在外观、安全性等方面曾受到种种质疑,但这仍不妨碍它们在当时成为其所在价格区间的畅销车型。
进入本世纪后,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城镇居民家庭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一方面促进了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新车型上市的频次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也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行车拥堵、泊车困难等现象在许多大中城市开始上演。于是,在节油之外,人们便特别看重两厢车灵活轻巧的优点。如今,两厢车已成了轻便、实用、省油、时尚的代名词。调查显示,在10万元左右的汽车市场上,倾向于购买两厢车的消费者已占到总体的半数以上。
在城市人口密度大,能源相对紧缺的欧洲,很多家庭选择节约能源、使用方便的两厢车,两厢车因此成为轿车市场的主流车型。在德国,两厢车占到70%;在法国,两厢车占到80%;在意大利,两厢车则占到85%。在我国,随着汽车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百姓家庭拥有购车能力,使得购车群体发生了变化,轿车的主要客户群由过去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变成了私人,同时,人们的汽车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0万元成敏感价位
从最早的微型车英格尔、QQ、路宝、奥拓、夏利,到经济型车POLO、206、C2、乐骋、力帆520,再到今天的中级车。两厢车的普及经历了从低到高、一步一个台阶的上升过程。作为绝对私人购买、与公商用途基本绝缘的两厢车,两厢车“爬升”到中级车级别应该是基本到顶了。
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两厢车还处于布局阶段,向上攀升完成后,国内两厢车产品即将进入“横向发展”阶段,各个级别上的两厢车很可能将迎来一个快速繁荣的时期;其二,国内消费者大多认为两厢车虽然经济性比三厢车好,但档次总还是略低一筹,自然价位上也应低于三厢车。据网上车市的最新调查显示,近70%的消费者认为两厢车10万元以下的价位是比较合理的。
“价格的确是两厢车能否迅速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欧洲,两厢车普遍比三厢车贵。这是因为掀背式的车配置更高。而如果国内这类车型配置增多,价格高于三厢车也就不可避免。”一位业内人士解释说。
10万元是消费者认购两厢车的一个敏感价位,厂家在定价方面不得不考虑此因素。有专家指出,两厢车要想超过三厢车,在中国市场有大作为,必须迈过价格这道坎儿。换句话说,如果大家能够接受比三厢车贵的两厢车,市场才将扩大;如果不能,那么三厢车仍将统治车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