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政要时针 正文
双鸭山纠风七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2-09 09:27:45

  东北网双鸭山2月9日电 2006年以来,双鸭山市纠风工作围绕发展主题,着重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治理公路“三乱”等七项工作,解决和处理了大量的问题。

  为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加大了纠正和预防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力度。公布了市卫生局治理商业贿赂举报电话和专项银行账户,在市直医疗单位分别设立治理商业贿赂举报箱。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医疗机构总招标采购金额为5389万元,招标品种占总用药金额的62.04%,为群众让利3457万元。

  为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加重农民负担和侵犯农民利益的行为。加强了对粮食补贴资金、良种补贴资金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把及时查处违法截留、挪用、挤占资金,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为工作重点。2006年以来,全市共检查农药、种子、肥料生产销售网点487个,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受理违法案件57起,没收违法农资14000公斤,捣毁制假窝点1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积极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执行了市政府《关于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八条意见》,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比例由过去的50%调整到30%,仅市区普通高中就增加正常招生690人,减少家庭支出730万元。严格执行军人、招商引资企业管理人员和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优惠政策,2006年,有1872名学生从中受益。同时,查处教师乱收费和体罚学生问题6件,退还乱收费2.36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人。在招录110名大学生毕业生工作中,在全省率先引入家长监督机制,实行全过程公开。

  在治理公路“三乱”中,对全系统具有行政职能的单位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明察暗访12次,巡视里程1200余公里,严厉打击了非法营运。2006年年初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残疾人代步车、自用车非法营运一事列为管理工作的重点,采取晨检夜查等多种灵活方式,做到点面结合、固定稽查与突击稽查相结合,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共检查车辆3271台,纠正违章1041台。治理超限车辆9546台,卸货分载6万吨,并取消了出租车的部分收费项目,免收客运附加费,二级维护竣工检测收费标准由现行的65元降到53元。

  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摊派发行工作取得成果,进一步规范发行行为。截至2006年年底,收缴各种非法音像制品、电子软件近2万盘;收缴淫秽色情“口袋本”、有害画册2500余册;查获非法销售、采购、使用盗版教材教辅读物9万余册;进行大规模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3次;取缔兜售盗版出版物的游商11个;打击外来人员到我市推销非法出版物5人团伙一个。

  全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加强对企业乱评比(达标)、乱排序、乱收费情况专项治理的软硬件建设,全面遏制了企业乱评比(达标)、乱排序、乱收费现象的发生。经过认真调查清理,全市参加省市评比达标项目达6项。

  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开展了“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最佳最差单位评议活动。对在2005年活动中被评为最佳、优胜的单位与部门进行了表彰,并向11家最佳单位授予最佳单位牌匾。以“行风热线”为载体,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市现已开办“行风热线”5条,基本实现了咨询答复率、举报查处率,群众对解决问题的满意率达到三个100%。现在,“行风热线”已成为我市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桥”、“贴心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助推器”。

作者: 方艳茹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