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冰火锅”这个名字很让人想入非非,也极具诱惑力,以为是谁又创了一种新潮吃法,跟店主一聊,才知道这可是一种“古老”的、源于战场的火锅,配上一个同样很古董的铜锅、蒙古红酒马上给人一种大漠、沙场的感觉。
■古老的铜锅
在炉上的锅浑身透着一种古气:黄色的肌肤,浑圆的身体,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烟囱”,盖子上还有两个“耳”,如果盖上这个盖子,活脱脱就是从书上下来的。
店家赵先生介绍说:“中国古代用于烹饪的锅,很多都是铜制的。用铜锅熬出来的东西有一种不同于现代不锈钢锅的鲜味和意境。而锅上的“小烟囱”,则可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使汤开得更快。
赵先生说,他们的鲜冰火锅在北京已经开了多家分店,这是他们在广东开的第一家分店,在中山找不到这种铜锅,最后还是从北京特意运过来的。
■用冰做汤底
端上来的铜锅里空无一物,服务员陆陆续续送来了大葱、白萝卜、羊肉丁、番茄,外加一大碗晶莹剔透的冰以及一杯蒙古红酒。他把所有这些都倒在锅里,点火,这时另外一个服务员提着一壶,据店家说那是五桂山一家矿泉水厂特供的矿泉水,倒在锅里,把冰和材料混成一体,开始熬汤底了。
店家趁着熬汤底的这段时间,给我们介绍了这款“鲜冰火锅”的故事。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命长子术赤率军北征,行至“大泽”(今贝加尔湖)一带,时值隆冬,北风劲吹,漫天冰雪,将士畏寒困顿,寸步难行。术赤为了不延误军机,遂命令士卒将冰雪和羊肉放入釜中上火,须臾即熟。兵勇食之,精神大振,于是就给后人创下了这种带着浓郁沙场味的火锅。
虽说是用鲜冰,但锅底烧了大概十分钟就开了。从草原来的羊肉、牛肉这时候就有了用武之地。在冰水中涮的羊肉有一种特别的鲜味。

■煮久了也不起沫的汤底
到冬天,小记喜欢吃火锅,肥羊和肥牛都是小记的最爱,但在吃得起劲时,常常要起来捞一下锅上漂浮的一层沫。但在这家鲜冰火锅里,就没有这恼人的事情。
据店家说,他们一些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在熬制汤底的时候,已经放入特制的配料,羊肉与牛肉即使煮得再久,也不用担心起沫,同时还减轻了羊肉本身的膻味,让食客们吃得轻松又开心。
“得意”火锅 趣味吃法
■酸辣泰式火锅
在泰语里,火锅被称为“淑姬”,据说正宗泰式火锅得用砂锅,能迅速逼出香料味道。
有三位著名“淑姬”芳名是泰啤火锅、椰汁红咖喱火锅、冬荫功火锅,最佳男友分别是土鸡、美国肥牛和大头虾。牛桥的椰汁红咖喱火锅用的是泰国咖喱胆,柠檬香气比坊间的浓,开胃。
■冰火锅一口吃到透心凉
“冰火锅”这个概念,乍一听让人想起哈根达斯的冰淇淋火锅,不过,这回可是正正经经把传统的火锅冰起来吃。在西四环的金杰火锅城,店家在给你端上火锅的同时,还会端上好几大盆冰块,看起来就让人很凉快。
冰火锅的吃法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冰块加入煮沸的火锅底料中和着菜品烫着吃。一边吃,冰块一边融化,当食客将菜在煮沸的锅里烫着吃时,锅里还有大块晶莹的冰块。
■分层吃的火锅
火锅也可像中餐那样分餐吃吗?有人就创造出一种分餐式的双层环保小火锅。
火锅分两层,下层隔成了6个格子,但下边并不相通。“这样虽然在一锅吃,但是各烫各的,互不干扰!火锅中间由6厘米长圆管连接在一起,上层锅直径要比下层小5厘米。火从中间圆管烧到上层来,上面可以吃清汤火锅,或蒸些小吃或丸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