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动态 正文
体验生活艰辛 6岁男孩80分钟卖出6份报纸(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2-01 08:52:31
 

6岁男孩又卖出了一份报纸。(记者 陈团结 摄)

    东北网双鸭山2月1日电 6岁男孩石昱林怀里抱着一摞《华商报》站在清晨的西安街头。这个“报童”与众不同,白皙的皮肤和整洁的衣服,一看就是长期生长在温室里的“小花朵”。

    石昱林的小名叫端端,西工大附小1年级学生,放寒假了,妈妈特意把他带到街头卖报体验生活。

    妈妈下“任务” 半小时要卖6份报

    昨日(1月31日)上午8时20分,石昱林和妈妈来到西安市朱雀路北段的一个农行门口,母亲在儿子跟前叮嘱了几句,留下一摞当天的《华商报》,然后转身要走,儿子有些不乐意,拉着妈妈,妈妈还是执意走掉了,走前约好半个小时后来接他。

    也许看妈妈走了,没有了指望,孩子开始规规矩矩站在路边卖报。路过的行人看见了,不由走过来买一份报纸。

    10分钟就卖了4份报,看到手上的报纸仅剩下2份,小家伙有点飘,脸上露出一丝笑。

    不敢吆喝 想把最后一份报卖给妈妈

    手里报纸少了,小家伙站得也不像起初那么端正了,许多经过的人不知他在卖报。好半天,剩下的2份报纸没人买,他脸上露出一丝焦虑。8时50分,妈妈来接他,瞥见妈妈,一丝惊喜使他扑向妈妈。“还没有卖完,怎么办?”“那就再给你20分钟!”

    妈妈叫他吆喝,他不愿意。20分钟内,只有一位中年男子买了一份报,妈妈再来时,他手里还拿着一份报。“妈,我把报纸卖给你,反正咱家也没订报!”妈妈拒绝了他,用语言鼓励他,他又让妈妈再给他20分钟卖掉报纸。

    一位保洁员目睹了端端卖报的全过程,过来激励他:“你得吆喝,要不就主动和路人搭话。”可他还是不敢。

    20分钟后,小端端的最后一份报仍然没卖出去,几名路人向记者透露,如果他张口,会买了他手里的报纸。可端端却突破不了自己。

    80分钟卖掉6份报 打算给奶奶买老花镜

    最后一份报纸终于在妈妈再次出现,又给他10分钟时间的机会后卖掉了,是一个路过的叔叔买的。“我原想去奶奶家,卖给奶奶。”

    妈妈姚琳说,孩子学习压力大,目前的应试教育缺少生活实践的锻炼,我就趁着寒假让他锻炼一下。“我不是为了培养他的财商,是为了让他懂得珍惜。讲‘粒粒皆辛苦’显然空洞而且离他生活很远,他不能理解,就想了这样的锻炼办法。”

    上午10时20分,端端和妈妈一起算了一笔账,除去本钱一共赚了2元2角。端端用5角钱买了一包豆浆暖身子,本打算花掉剩余钱的时候突然不舍得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能乱花,“我打算买一副眼镜给奶奶,奶奶的老花镜已经很破了!”(记者 张那)

    同题阅读

    千万富翁女儿解放碑卖报

昨日(1月31日),解放碑步行街,两小女孩同时向路人推销报纸 本报记者 王雄 摄

昨日(1月31日),解放碑,两位小朋友向路人推销报纸 本报记者 王雄 摄


  据重庆时报报道 “叔叔、阿姨买报纸吗?”昨日(1月31日)上午8时许,在解放碑步行街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不时传来稚嫩的卖报声。循声望去,两名七八岁的小女孩正在向行人推销手中的报纸。可谁知道,这两个小报童,可是两位千万富翁家的千金。

    两女孩自发卖报挣钱

    26日早上,当老板的唐女士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忠县山区一名8岁孤儿的报道:家遭大火、父母相继去世、哥哥离家出走等悲惨遭遇全落在8岁男孩身上,而今住在漏雨的家里,盖着被雨水浸湿的被子……

    唐女士被男孩的遭遇深深打动,赶紧念给7岁的女儿余依然听,哪知依然听后说:“好可怜哦!我要给他买床棉被!”“你用什么买呢?”依然故作深沉状地沉思片刻后,对母亲说:“我自己去挣,到街上卖报纸。”

    说罢,余依然跑下楼,把这一“重大决定”告诉了好友刘单丹。随后,两小女孩“一拍即合”:上街卖报为孤儿筹钱买棉被。

    卖报5天便总结出经验

    昨日(1月31日),依然和单丹各自抱着15份报纸,在解放碑步行街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穿梭。“叔叔、阿姨买报纸吗?”“为什么卖报纸啊?”她们都低声回答:“给一个孤儿买棉被!”

    让两小女孩兴奋的是,当她们说明原因后,叔叔阿姨都用一元钱买一份报纸,有的还摸着她们的头夸奖:“真有爱心。”她们总是一边说“谢谢”一边羞怯地跑远。

    两小女孩告诉记者,她们卖报已有5天,总结了一个经验:最好卖的时间是早上8点30分左右,上班高峰;戴眼镜的和牵小孩的叔叔阿姨最喜欢买,“他们喜欢看书、还教育小孩。”套用经验,她们以前卖完30份报纸要花一个小时,现在30分钟左右就一售而空。

    每天早上6点就出门

    昨日(1月31日)下午2时许,两小女孩归队算账,每人都有18.5元的收入。记者笑称,买床棉被够了。刘单丹则说:“快过年了,我们还想给他多存点钱,买吃的和学习用品。”

    单丹的妈妈伍女士称,她们原定卖一个星期报纸,现在两小孩主动提出延长时间,为山区的孤儿多存点钱。伍女士还说,以前在假期,孩子赖床到早上八九点,现在早上6点多钟就起床,抱起报纸就出门了。

    卖报可培养爱心进行“挫折教育”

    据了解,依然和单丹都是千万富翁家的女儿。依然的父亲是我市餐饮界一位知名企业家,刘单丹的父亲是一位工业电器大王,两人的身家都至少数千万。

    父母:要自立,淡化物质观念

    两位女孩的父母称,他们经常教育孩子要自立,并淡化她们的物质观念。卖报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和培养爱心。

    余依然在日记中写道:“7岁时妈妈送给我一份更重要的礼物,那就是卖报的经历。”

  老师:在卖报中学会分享爱心

    余依然的班主任周勤老师,对两女孩的行为十分欣慰。“卖报不仅让小孩从小学会适应社会,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而且是‘情商教育’的一种,让其从卖报中感受如何与同学相处;学会将爱心与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分享。”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