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章子怡漂亮不漂亮?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1-31 09:22:22

  “章子怡漂亮不漂亮,有人说她漂亮,有人说她不漂亮……”,近日,一首名为《章子怡漂不漂亮》的诗歌荣登2006年度庸诗榜,引起了诗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且不论这首诗的质量如何,但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诗歌不再被广泛关注的时代,这首诗和“梨花体”,将诗歌又一次变成谈论的热点。对于“梨花体”诗歌你怎么看?这会激起你玩类似文字游戏的热情吗?

  原来女儿是诗人

  □哇哇36岁职员

  我曾经在中学时代,对现当代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源于一首标题加内容一共只有三个字的诗:标题为《生活》,内容就一个字———网。这让我明白,原来现当代诗歌也可以这么言简意赅,充满智慧。从此,就一头栽进了现代诗的海洋。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校园里组织了一个诗社,创办了一本诗歌刊物。

  这样的好日子在我进入大学后就结束了,踏上工作岗位以后,我几乎忘了自己曾经那样热爱过诗歌。

  可是,我没有想到,近来,诗歌因为“梨花体”,因为《章子怡漂不漂亮》,又重新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看到了这样的诗歌,我觉得自己四岁的女儿,倒是一个天生的诗人,随便说的几句话就是一首诗:小鱼在鱼缸里,它很不开心,它一定是在想尼莫,想和尼莫去大海里玩……至少,女儿的诗让我们家的鱼缸变成了一个储存硬币的巨大储蓄罐,我答应她,等鱼缸里的钱存满了,就带她去大海,看望我家的小鱼和尼莫。到时,我一定会和女儿合作,好好作几首诗歌,当然,不会是“梨花体”。

  只要快乐就好

  □卡迪29岁销售

  如果《章子怡漂不漂亮》是我身边的一个同事、朋友的作品,我一定会觉得这非常有趣。问题就在于,这首诗首先被发表在了文学期刊上,于是这首诗就是一首“庸诗”。因为我们觉得文学期刊应该是神圣的,诗歌应该是晦涩的、充满隐喻的。

  《章子怡漂不漂亮》的艺术价值未必高,但是却让我们重新有了玩文字游戏的勇气。我有一个哥们,人长得其貌不扬,但靠改编经典歌词写成的情书,赢得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朋友,那首《章子怡漂不漂亮》也被他改成了《章子怡没我女朋友漂亮》,哄得女朋友心花怒放,答应考虑他的求婚。

  老实说,自从赵丽华的诗在网络流行开来,我感觉身边的诗人多了起来,大家动不动就会来上两句。门槛低了,参与的人多了,出精品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梨花体”不会长寿

  □Hina23岁

  什么是诗歌?我认为诗歌是一种能用凝练的语言说明作者的感悟和思想的文体方式。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篇幅比较短,且常常要求格式工整、语言押韵。

  现在所谓的“梨花体”诗语言简单、内容也较浅显易懂,但只能说是符合了诗歌格式的话语。它与“打油诗”类似,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只是因其反传统而给大家带来了新鲜感。一旦新鲜感减弱,大家趋之若鹜的热情自然会消减下去。到那时,“梨花体”也就不会再称其为一种诗,也许它会就此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也许它会成为人们写博的一种文字排列形式。但无论如何,现在的“梨花体”只能是一种暂时的文化现象,不会长寿。

  诗歌不是断句

  □HOPEXI

  在网上看过很多诗歌,当然也包括那个已经属于“著名作家”所写的“梨花体”。其实现在流行的诗歌,包括《章子怡漂不漂亮》都不是什么新发明,几年前在一些实验诗歌的选集中,早就出现过。

  我并不把它们归于诗歌一类,它们仅仅是一些被莫名其妙断了句的句子而已。平常的句子,仅仅因为在电脑上多打两个回车,就成诗歌了?或许诗歌的确不应该承载太多的社会责任,但起码要给人美的享受。

  徐志摩的诗、海子的诗都曾经打动过我们,因为他们的诗歌中有美好的东西,这些东西触及到了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带,能够给人带来共鸣或者感动,可以让人震撼或者思考。这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不像现在的某些诗人创作的诗歌,形式大于内容,或者索性没有内容,仅仅把一段毫无意义的文字毫无章法地分割一下,就成为了所谓的诗。

  虽然在诗歌不很流行的年代,这样的诗歌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但这种关注肯定是不会长久的,诗歌不是为了博得旁人浅薄的笑容。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好的诗都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而不是为了写诗而写的诗、为了出名而写的诗。降低对创作的要求,最后受伤害的是诗歌本身。

  一句话观点

  [孙健] 我在学生时代曾当过业余诗社的社长,近日对"梨花体"诗歌的讨论,多少我重新激发起我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那些多半只能自我欣赏的诗歌明显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我相信民间的"草根之作"(即便是那些似乎是对诗的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的作品),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怀的宣泄,便也应是艺术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正像我们热爱相声艺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郭德纲。诗歌的年代已经远离我们许久,眼下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了一线曙光。

  [beinah] 我觉得就像日常生活语言可以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一样,诗歌也是可以根据生活情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态来表达不同的爱好方式的,我很感兴趣,正在努力尝试,也算与时俱进。

  [zcx]我一点也不喜欢"梨花体"。诗就得有诗魂,有意境,如果"梨花体"算诗的话,那么街头巷尾长舌妇的碎语废话岂不字字珠玑、句句成诗了?从"偷听某某"记录下的闲言闲语岂不都成了"来自民间"的诗歌了?文必有内容,诗必言志。我不想玩弄文字游戏,不想糟踏汉语,不想亵渎诗歌。《梨花》、《与沁园春无关》、《章子怡漂不漂亮》之类的"梨花体"只会激起我对"赵(钱)孙李"们的蔑视,而不是对玩文字游戏的热情。

  [九九] 看了一些"梨花诗",忍不住学着它的格式,做了一篇评论"梨花诗"的诗:梨花体算不算诗/有人说它算,有人说它不算/俺的语文老师就说它不算/可是/苏菲舒说它算/但是/语文老师硬是送了俺一个鸭蛋。哈哈,我这一句话评论可不可以命名为"梨花评论"呢?!

  [陈剑华] 对于"梨花诗",有人愤怒地说:这根本不是诗!但至少这样的诗让人看得懂,知道在说什么东西,而这一点是现代诗早已放弃的功能,因此,"梨花诗"也扎扎实实地打在了现代诗的痛处,打在了现代诗真正的软肋。不管作者这么做是有意还是无意,实际上是嘲笑了不知所云的现代诗,这告诉现代诗的诗人们:不管你怎么写诗,至少你得实现诗歌最基本的功能,要让别人看得懂!然后才有好坏之判!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