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月26日电 在过去的4年里,双阳煤矿与省建行相互配合,联手开展“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通过认真调查走访帮扶对象,考查、论证扶贫项目,帮助办理贷款,使得33名特困员工家庭生活状况得到好转,摆脱了困境,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自2002年8月,双阳煤矿被省“一帮一”扶贫办公室确定为省建行的帮扶单位以来,省、市建行领导多次到双阳煤矿调查走访特困户,在扶贫项目上出谋划策。先后组织建行员工为双阳煤矿特困员工捐款4.5万元,并在春节期间为贫困员工送去大米、白面、豆油等物品,解决特困员工的燃眉之急。与此同时,这个矿成立了扶贫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扶贫解困工作制度》,组织矿区两级党政工团干部,对全矿贫困员工进行了调查走访,与省建行联合考证、立项,在全矿贫困员工中,确定了33名特困员工为第一批扶贫对象。将2002年8月在省建行相关领导大力支持下,15.65万元贷款发放到特困员工手中。其中22名选择了养殖行业、8名选择了服务行业、3名特困户从事了加工和种植业。
这个矿扶贫办与省建行负责扶贫的领导,坚持定期回访制度,想千方、设百计,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矿党委和矿工会为经营户选定经营场所,办理营业执照;矿工会扶贫办还为养殖户到外市、县购种牛、种羊、种猪等,为贫困员工减轻经营负担,使他们专心经营,早日脱贫。
4年来,通过省建行、双阳煤矿党委、矿工会扶贫办和特困户的共同努力,33名特困户在他们经营的项目中尝到了甜头,收入增加了,摘掉了贫困的帽子。4年前,特困员工纪本彦外债近万元,通过经营豆腐坊和养猪业,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在2005年返还了全额贷款,现在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特困员工庄宪文、郭忠福经营的小卖店和酿酒坊月收入达900元和1200元以上;其它的特困户年收入均达到了5000元以上,并在2006年相继还清了全部贷款。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特困员工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