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学术期刊应以公益为本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1-26 09:17:55

  科学研究成果,通常以图书、论文、研究报告、电子出版物等表现形式推介给政府、社会和同行。不同形式学术成果的推介按照现代社会分工,由出版社、核心期刊、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分别承担。

  学术研究是崇高的事业,但现实中从事学术研究是要讲究成本的。然而,成本由谁来支付,从计划体制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学术机构,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我本人长期从事科研成果的推介工作,也深感其成本逐年在上涨。如果没有责任方来支付这一成本,那么所谓成果就是学术水平再高,也只能束之高阁,并且前期的投入即科研经费和人力、智力的总消耗也将毫无回报。

  不过,在我们的传统概念中,学术成本几乎等同于前期的投入,发表和推介在学术界往往被认为是学术期刊责无旁贷的使命。而这几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给予很多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以及学科带头人很高的待遇,其具体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货币化的科研经费的增加和倾斜。然而我国的学术投入或者说事业投入在思路上往往重制造、轻推介。某种程度上,使得学术期刊“推介”学术成果的“功劳”相对不能显现出来。这也造成学术期刊在整个学术研究从开始到最终产生效用的过程中相对“边缘化”,因此获得的投入力度也就不大。

  我认识不少核心期刊的主编,他们的压力也在增加。但在这种状况下,版面费不应成为寻求发展的借口,甚至是敛财的渠道。从对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的伤害结果来看,收取版面费无异于“杀鸡取卵”。一篇发表的论文往往意味着已经通过同行的评议,同时也基本上代表了这家学术期刊的水平。以论文的质量而不是版面费作为发表的评判标准,既是期刊编辑对学术研究应有的尊重,也是对期刊本身负责的一种职业操守。

  事业不能企业化经营,核心期刊毕竟具有公益性质。公益事业就应该由公共财政来埋单,各级政府既然增加了对科研机构的货币化投入,科研机构也应该同步增加对核心期刊的货币化投入。新增投入,应用于支付上涨的学术期刊印刷、发行成本和编辑们的人力、智力成本。同时为了保证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编辑的培训费用、期刊本身的推介费用也必须加以统筹。这样,我们也就更有理由要求学术期刊不要收取版面费。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