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什么是“主旋律”?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1-25 10:58:11
     20日晚,由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组织的“新形势下的电视剧市场合作研讨会”举行。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透露,2007年是电视剧质量年,广电总局要求从2月份起的至少8个月时间内,所有上星频道(各卫视频道)在黄金时段一律播出“主旋律”电视剧。

  副司长的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至少”、“所有”、“一律”几个词用得个个都不含糊,将“总”局的铁碗和霸气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是话虽然说得威风,道理却并不明白,字里行间问题多多,让小民好生费解。

  首先,副司长“要求”的由头是“2007年是电视剧质量年”,也就是说“至少8个月所有上星频道在黄金时段一律播出‘主旋律’电视剧”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和实现“质量年”,简单一点地理解就是“主旋律=质量”。“主旋律”真的就代表质量么?一个影视作品的质量是由其“旋律”决定么?假设一个投资少、演员差、视听制作粗糙、剧情老套的“主旋律”,它又何谈质量?所以说,副司长的发言在因果逻辑上就说不通。

  其二,何为“主旋律”,我们缺乏一个明确而又被大众接受认可的定义。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林林总总,什么才是主旋律呢?如果说弘扬革命先烈、当代楷模的作品是主旋律,那么借古喻今的、反腐倡廉的、描绘经济生活的、以人砺志的算不算主旋律?还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是不是“主旋律”谁说的算。当百姓的想法和广电总局的审美意志发生偏差,百姓喜闻乐见的一旦不被总局认可,那么谁认可的才算是“主旋律”。

  其三,黄金时段的提法。这里面有个误区,副司长的“要求”究竟是为了“清洁”黄金时段还是为了弘扬主旋律?所谓黄金时段,不是时段决定的,而是人决定的。大部分人在哪个时段看电视,哪个时段就是黄金时段。如果播放的“主旋律”不受欢迎,大家都在“主旋律”之后的时段看电视,那之后这段时间就是黄金时段,试问,如此一来,“要求”还有意义么?反过来考虑,这样不懂变通的“要求”是不是暗示一些见钱眼开的地方电视台在约定俗成的黄金时段之外就可以肆意妄为地播放“非主旋律”或“色情旋律”?

  客观地说,我们实在需要一些反映时代特色、时代精神、社会进步、先进理念和人性光辉的“主旋律”,但我们也实在厌烦了那种千篇一律“高、大、全”、“假、大、空”脸谱式的政治教材。我们不需要顶礼膜拜的神,我们想看有血有肉的人。“主旋律”的宣传形式和方式不能几十年如一日的一票通吃,政治宣传需要一点委婉含蓄的技巧,毕竟我们身处的已经不是单一而狂热的时代。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主旋律”作品已经凭借自己的创新和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好评,事实证明,“主旋律”并不一定是无人问津的票房毒药,关键在于我们的创作者怎么样用新的思路和形式去润色提高“主旋律”的观赏性,挣脱老“主旋律”窠臼,将“主旋律”拆开成百姓喜闻乐见的“主”和时代需要的“旋律”,如此才是真正的“主旋律”。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