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大背景下,广州医卫界的政协委员,日前不约而同地将政协分组讨论会开成了“诉苦大会”,其中不乏情绪化的语言和不合实际的荒诞建议:将医生社会形象的恶化归结为被“媒体妖魔化”者有之;将医患关系的恶化归结为卫生部出台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条例者有之;提出“只有警察长时间驻守医院,才能保障医院的安全”的建议者亦有之……
这些控诉和建议虽然五花八门,但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条:一是归根结底都是患者和媒体的错,医院和医生没有错,或者错不大;二是保障医院的安全只能以暴制暴。从这两条我们可以不无遗憾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医卫界,至少医卫界的部分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我反省的能力!
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反省是能力之母,能力之王。学会反省真的是太重要了,一个人学会了反省就学会了快速进步。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界别或一个行业也是这样,如果它有很强的反省能力,那么当它遇到问题时,就能迅速地作出调整和改善,赢得社会公众的好评和信赖。反之,如果它缺乏反省能力,就会轻易地将责任归咎于外部,采取的措施也都是些火上浇油式的举措,那么它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就只会继续恶化。
就目前高度紧张的医患矛盾而论,不能说媒体和患者毫无责任,但医卫界自身无疑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的表象虽然千头万绪,但总根源还是在于医卫界自己偏离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宗旨,把患者的病痛当成了敛财的良机,同时不加节制地利用信息不对称、患者的需求缺乏弹性这些天然的职业优势,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和痛苦。解决医患矛盾,如果不以这一点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这个矛盾就是无解的。
至于靠警察常驻来保证医院安全的建议,就更是让人感到哭笑不得了。试问,古今中外有哪个国家、哪个朝代,在天下太平的时候是靠警察常驻来保障医院的安全呢?医院不驻警察就不安全还能叫和谐社会吗?如果警察弹压不住,下一步是不是要武警、军队进驻呢?医院变成了警营、军营,还能叫医院吗?如果患者方面提议要求物价、监察、检察、纪检、药监等部门同时进驻来保障自己的权益,那医院方面又该如何应对呢?由是观之,这个建议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宣泄情绪的赌气话!
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如果这些言论和建议,是一个普通的医护人员发出的,那么我们还应该表示理解和同情,毕竟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具有全局胸怀和眼光,但这些人都是政协委员,是作为医卫界的翘楚和代表来参政议政的,如果连他们都没有一个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那就只能说明这个地方的医卫界真的丧失了反省能力,而没有反省能力,医疗改革也就丧失了内在的方向感,如此从长远看,我们真的要说医患关系堪忧,医疗改革的前景堪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