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月16日电 继去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14日23时01分至15日1时连续放电4次,单次时间长约50毫秒,从而标志着第二轮物理实验的开始。
专家认为,“人造太阳”再次成功放电,标志着我国在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领域进一步站在了世界前沿。放电的可重复性,表明装置在工程上非常可靠。据介绍,这轮实验计划从去年12月开始,将进行到今年2月10日左右。随着进一步调试和各系统的磨合,“人造太阳”有可能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这个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人造太阳”,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它的建成,使我国迈入了磁约束核聚变领域先进国家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