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弘扬黑土文化再铸龙江文明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1-15 10:13:57

  摆在我案头厚可盈尺的一摞书籍,是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部分专家学者编写的《富饶神奇的黑龙江》系列丛书。承蒙丛书编委会同志的厚爱,我有幸先睹为快。经过连续十几天的夜读,我终于浏览了全书。我为书中承载的厚重文化气息所陶醉,也为作者们力图构建新时期黑龙江文明的辛勤努力而感动。

  着重历史的观照是这套丛书的一大特色,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形成了全部文字叙述的理论底蕴,也造就了丛书解读黑土文化的独特视角。丛书不仅辟有专辑探讨龙江的历史,而且将诸多关于黑龙江习俗和特色的阐释都诉诸于历史的积淀,在揭示其来龙去脉的意义上做出生成学的解读,这无疑是独具慧眼的。其实,我们对于作为历史的昨天的深沉眷恋,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今天都是从昨天发展而来;而我们对于今天的情有独钟,则是因为我们的今天总要成为昨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似乎对于历史总是承载着太多的缅怀与留恋,对于未来则往往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向往。丛书为黑龙江的父老总结概括了昨天,也为黑土地的乡亲们铺就了通向美好明天的文明之路。

  直接将文化批判的视野定位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是这套丛书又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4页)或许,丛书作者们的历史贡献恰恰就在这里。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者流连于黑龙江人民的实践智慧,为构建新时期的黑土文化付出了艰辛和努力,这无疑是令人赞叹的。应该说,文化的解读是复杂的,非殚精竭虑很难有所突破;文化的阐释是乏味的,非匠心独具很难被人接受。丛书面对着当代黑土文化日新月异的变化,将深缩于其中的思想精华如数家珍般道来,引发的绝非仅仅是人们对于今日黑龙江的赞美,而是更多地预示着黑龙江的未来。

  从一个更为深刻的文化层面上讲,丛书实际是对黑龙江精神的展示和讴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黑龙江人民以自身丰富的实践智慧推动了黑龙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并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精神。当代黑土文化正是在以勤劳、质朴、团结、豪迈为集中表现的黑龙江精神基础上形成的,并将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我以为,通过对于黑龙江风土人情、习俗方物的介绍,丛书的作者们打造了一种更为高尚的文明境界。立足黑龙江放眼中华,情系黑土地胸怀全球,正是这一崭新文明境界的深刻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丛书的作者们奉献给读者的绝非旅游指南式的简单文字介绍,而在未来必将成为黑龙江进一步发展指南的黑龙江精神,则是内蕴于其中最为深刻的思想底蕴。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术界、思想界呈现出诸多浮躁的心态,如此深沉的文化力作则更加显得难能可贵。我相信,这套丛书的面世,不仅将使我们享受到一次久违了的文化大餐,而且必将带动黑龙江学术界的进一步发展,为弘扬黑土文化、再铸黑龙江文明做出贡献。

作者: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