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心态平和渐入情景。
到进入考场的时候,考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已成为定值,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因未知而充满诱惑。所谓考查个性品质,就是要求考生心态平和,实事求是,克服困难。
适度紧张,不但对考试无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集中精力,激发思维潜能,体现数学素养,考出最佳成绩。
当学习了十几年的数学知识纷涌而至时,大脑会出现暂时“空白”,这是正常现象。此时,想一想平时的解题方法,想一想老师精彩的讲课片段,想一想和同学的一次激烈讨论,想一想数学书中的某个熟悉公式、某个图形,使自己进入角色,产生解题激情和欲望,自然就不会怯场、焦虑、抑郁了。
策略二通览全卷摸透试题。
充分利用发卷后答题开始铃前几分钟,在填涂完名、号之后,对试卷做通篇预览,找到部分熟面孔,使自己对题目的全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开始答题时,先拿“熟面孔”开刀,能鼓舞精神,坚定信心。试卷一般设置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从易到难(新)。选择题、填空题若思考3分钟还思路不清就要果断跳过,回头再“收拾”它!
策略三挖掘隐含条件,理清解题思路。
把能答的、会答题目的分数先拿到手,但是,对于“熟面孔”,要更加小心,不能走马观花,注意其与原来的“不同处”;对于“生形象”,要想法转化,善于发现熟悉的“身影”。画图、试值、排除、特殊化是解决选择题、填空题的有效方法,要积极应用。注意分析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清楚有什么、求什么、需要什么,挖掘隐含条件,找出关键词语和关键数据,理清解题思路。即使是后面两道大题,把所给条件具体化,也能得到一定的分数,即所谓“对点给分”。对数学敏感平时喜欢钻研的同学,更不能只顾解决后面大题而忽略所谓小题、易题,选择、填空题一步到位,大题步骤完整,归纳得当。不要在会做的题上丢分,留下遗憾。
策略四时间分配合理得当。
考试时间是固定的,这里所说的时间分配,不是每道题用多长时间,而是不要在一个题上过分纠缠造成隐性失分,也不能一味求快。要弄清题意,看全条件,审题要“慢”,思路明确,线索清晰之后,解答要“快”。在思维上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本身就是“快”。
策略五书写清晰表述完整。
数学命题体现数学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但是,命题人的想法和答卷者的程度不一定完全吻合,过难或过易的试卷时有发生。整个试卷容易,要愈加小心,防止疏忽丢分;整个试卷偏难,能多“啃下”几分就是胜利,要运用缺步、跳步、分割、逆思等方法,使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另外,要使判卷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要书写规范、清晰、表述完整。若时间有剩余,对心存疑虑的题目要换一种思路去检查、补充,力求得分的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