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政要时针 正文
煤 海 新 篇 壮 美 如 画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1-08 09:17:18

  迎接双鸭山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专栏

  煤,是双鸭山立市之本。煤,是双鸭山经济发展之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座煤城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量的能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炭产业的发展变化颇为耀眼夺目。“十五”期间,双鸭山市煤炭产业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大变化。仅用几年的时间,这个亏损行业重振雄风,一跃成为双鸭山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支柱产业,为振兴全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从煤炭行业身陷低谷到实现扭亏脱困,直至今天的蓬勃发展,煤炭人经历了更多悲与喜的坎坷,尝到了更多苦与甜的经历。在我市煤炭产业的发展史上,近几年,是变革大、行业发展快、效益好、职工收入多的几年。同时,也是矿区面貌变化大、成绩显著的时期。特别是近几年,双鸭山市抓住煤炭市场好转的有利时机,把煤字文章做精、做优,加快产业调整改造步伐;把煤字品牌做响做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此,全市煤炭产业发展舵稳船平、声名远扬,建龙、国电、山东鲁能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在我市投资兴业。由于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煤转电、煤转气等项目的建设实施,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强了煤炭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我市煤炭产业的抗风险能力,煤炭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旧貌换新颜,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今天的白天鹅。煤炭经济的日新月异,带动了商贸、房地产等众多行业的发展,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煤炭产业已不再是以往的资源利用率低、开采粗放、职工收入偏低的形象。现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轮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充满发展后劲、拥有无限生机的新朝阳。改革创新和弦时代节拍没有在煤炭行业工作过的人,很难想象到煤炭人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卖煤难、回款难,捧着饭碗要饭吃。全市煤炭生产发展陷入困境,长期拖欠工人工资,经常是一年发不上半年的工资。常常用发放生活物品顶替职工工资……煤炭企业如何冲出重围,谋求发展?2001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我市的煤炭产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原双鸭山矿务局成功地进行了改制,成立双鸭山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一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运作的新企业诞生了。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股份制经营。实现了主体投资多元化,多元发展,多向突围。做强主业发展辅业,实施主辅分离。教育、公安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逐步移交政府,双矿集团全力谋发展。改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几年来,随着“两个恢复性增长”、“四个翻番”、“六个协调发展”工作目标的实现,双矿集团煤炭主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量逐年递增,效益大幅度增长,员工收入大幅增加。

  同时,其所属的弘烨公司、新苑林业公司、盛泰公司、方圆公司、路桥公司等分(子)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考验,靠质量和诚信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双矿集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住了洗礼,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科技健身助力企业成长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效益差一直是煤炭企业的一大顽症。双矿集团对矿井进行合理布局,改变过去简单粗放的开采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现代化综采机械设备,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要效益,变过去数量速度型为质量效益型。

  推广应用了新型采掘机、侧卸凿岩台车、移动压风机、高强度预应力度螺纹纲锚杆等采掘设备,较好地解决了采掘工作过断层、硬煤开采、综采倒牵回撤等难题,提高了采煤功效。企业呈现出速度与质量双效增长的发展态势。

  ‘十五“期间,双矿集团先后对东荣二矿、集贤煤矿、东荣三矿的主井提升、运输等主要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突破发展瓶颈,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先后取得科研、引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837项,较重大成果103项,获省、市科技成果34项,申报省长特别奖2项,获国家专利36项。

  为了增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双矿集团与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稳定运行机制,先后完成了18项科技攻关项目。2003年,双矿集团与黑龙江科技学院联合开发超薄煤层特殊复合顶板支护技术,解决了东荣二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支护极其因难的难题,提高了回采率。此项技术国内首创,获得了全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在大中型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双鸭山市以保护资源、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为目标,对小煤矿进行专项治理,实行集约化发展。并且,改进采煤方式,推广金属支护的全冒落采煤方法。改进运输方式,由皮带溜子运输替代矿车运输,大幅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采率。煤炭产量以年均百万吨的速度递增。

  目前,全市的煤炭产量逐年攀升,现已达到了年产2000万吨,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实施自主创新,有效地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科学转化拓展循环经济

  双鸭山市是资源型城市,煤炭工业占经济总量的80%,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为了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提高煤炭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十五”期间,双鸭山市走资源深度开发之路。注重发展煤炭液化、气化等项目,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获取了较好的社会和环境保护效益,提升了城市品位。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有着近60年开采历史的双矿集团已累计向国家输送煤炭3亿多吨,同时也把大量的煤矸石和矿井水排放到地面。

  如何正确处理好煤炭生产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虹焱热电公司的热电联动,既净化了空气、美化了市区环境,从而双矿集团走上了煤炭开采、矸石发电、余热供暖、水泥建材多元经济共存、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之路。

  除了发电、筑路和直接用于土建施工外,双矿集团还找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好方法。那就是过火矸石陶粒喷浆技术和井下支护、运输陶粒水泥备品的推广和使用,每年在双矿集团各生产煤矿仅这两个项目就可消耗过火矸石近1万立方米,这样就保证了井上矸石总量不再增加,减少了矸石占地和对环境的破坏。双阳煤矿还成立了复垦部门,用煤矸石回填塌陷坑和报废井筒,把昔日荒凉的矸石山变成了42000平方米的复垦良田,走出了一条“退矸还田”的矸石治理新路。

  为了实现矿井水零污染、零排放,得到有效利用。双矿集团在所属各生产煤矿相继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配备了净化水设备和专业人员。至2005年末,双矿集团已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形成了年产值上千万元的矿井水综合利用产业,每年还节约矿井水排污费用500多万元。

  目前,全市现已形成原煤生产能力2300万吨,洗选能力4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91万千瓦,焦炭生产能力100万吨。预计国电、大唐热电、山东鲁能、建龙等国内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在双鸭山市开发建设的项目相继投产后,煤炭的就地转化率将达到80%。将会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富美和谐的双鸭山建设的步伐。

  以人为本厉行安全为天

  多年来,煤矿工人的安全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安全是“天字号工程”。安全抓不好,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为了改善安全状况,实现和谐发展。双矿集团首先努力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态度、责任和价值观,形成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狠抓现场管理,坚持值班段长聘任、小班交接班验收、安全责任风险抵押金考核等制度,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死看死守,杜绝了生产重大事故。

  一切从基础抓起,强化基础工作,双矿集团把质量标准化工作当做企业的筑基工程、效益工程和员工的幸福工程。在动态达标、精品达标、岗位达标、系统达标上求实效,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运输巷道、机电通风等安全硬件设备及井上安全服务系统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治理。一线生产环境达到了安全畅通、整洁明亮、文明的标准。员工们在优良的环境中快乐地工作。

  根治瓦斯,清除安全工作的最大隐患。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深入,矿井瓦斯的涌出量不断加大,瓦斯的防治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双矿集团以“一通三防”工作为重点,加大安全装备和材料的投入力度。增加了矿井安全监视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更新了防灭火设备、防尘设备、局部通风设备、矿山救护设备等,井下安全系统实现全面升级改造,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近年来,双矿集团安全生产状况的实现持续好转,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了安全生产。

  与此同时,双鸭山市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深化地方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建立了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形成了市、区两级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实行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把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安全管理上实现省、市、县、区联网监控。采取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等方法,加强对各区分管领导和煤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立起一支懂煤矿、会管理的领导者队伍。并且采取聘用等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39名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煤炭管理部门。还公开选聘了98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驻矿监督员。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使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双鸭山市地方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明显好转。2006年1至11月份,全市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比2005年同期下降27.3%、55.6%和41%。

  调整产业结构做强做大煤文章

  “十一五”期间双鸭山市对煤炭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

  “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以煤为主,煤电化一体化发展,把煤炭产业链延伸作为主攻方向,加快煤电基地建设和加大煤炭转换力度,推进煤炭工业结构的调整,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做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形成循环经济型的集采煤、发电、化工、冶炼、气体回收、炉渣利用为一体的煤电化生态工业基地。重点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产业,促进煤电化协调发展,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逐步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集群,构建全国的煤电基地和全省的煤化工基地。

  宏伟蓝图已经构建,煤炭产业正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双鸭山市的煤炭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双鸭山的明天必将天更蓝、水更清、发展的前景更广阔,市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作者: 王玉明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