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让学生自觉
一种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创新教育
前 言
教育已是当今人们最为关注的大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如何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教育使命,开创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新型教育方法,使教育大纲提出的目标:德、智、体、美、劳等素质能全面提高,便是当务之急。为此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作出了努力,付出了心血。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也为此在教育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性实践,毅然地放弃了存有诸多弊端而能争取在很短时间内争得考试高分的凶严惩罚式强制性教育法,放弃了急功近利的个人私利,采用了放导式自觉教育新方法。在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我却发现自觉原本就是人的成长规律,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自觉。下面就是我对实践进行研究的一点体会。
一、要前进就要创新,求真理就要实践。
是真理总能接受实践的检验,是科学就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教育就是让学生自觉”这是我一生教育实践中得到的心得体会,也是我在一生教育实践中发现的教育规律。从七十年代开始,我就开始把让学生自觉当作教育目的,把大纲要求的德智体等当作让其自觉的全部内容,并用自觉当作衡量学生的标准,把德智体等几方面都自觉的定为三好学生。我在这种教育中要看学生在没有惩罚式强制下的做人、求知、工作(办事)、体育锻炼等活动是不是自觉了,即自愿与懂得了。还把自觉看作是学生心理素质的自然反映,能从自由自觉活动中发现闪光点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习惯。后来在素质教育中还把学生的自觉能力,认定是一个人素质全面提高的张目之纲。在抓住自觉之纲的教育中使学生进入理想的自觉求知的境界:这就是学生自觉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能够形成。使德智体美各目(育)俱张,也就是要使学生有自控、自胜、自我约束、敢于创新、积极求知、自觉做人、认真办事等能力与行为习惯。在让学生自觉的三十多年教育实践中我还看到,这一教育既能使学生乐于参加考试,不厌学,还有效地避免了应试教育用惩罚来强制学生而造成的各种弊端,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特别是人们最关注的考分,竟有好几次还能在应试教育的白热化竞争中独占鳌头,这使人百思不得其解地惊叹:“这第一名怎么会是他?”这种教育更使师生关系亲密和谐,无与伦比。在我长期坚持的自觉教育中,还惊喜地发现,原来自觉本身就是人的本性之首,是人先天的本能之最,人的一切后天素质(教育大纲中提出的德智体美等),都在这本性自觉能力的提高中得到提高,它就是人们长期寻觅的成长(成熟)规律。而我的教育正好符合这一规律。实践证明,只有人的这种本性自觉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人成长、才能使人生存,才能使人有创新,当然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而自然提高。它是教育的原点,创新的起点。人的创新意识就是因自觉能力的存在而决定的,人的理论性总结也只是这种自觉意识的跨越式联想而已。教人学的关键是使人觉、使人懂、学缘于觉。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使我看到,只有人的先天的自觉能力(即本性素质)提高了,才能使人的后天素质全面提高。而素质在自觉中取得又在自觉中表现,并在引导教育中得到发展,在多次引导培养的重复中成为习惯。真如恩格斯所说:“人类的特征是自由自觉活动,”可见,教育只有让学生在自由自觉活动的引导下,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让学生自觉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是改变旧传统模式教育的创新,特别是“让”,凸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但它与急功近利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与传统强制教育观念是针锋相对的,这种教育将会使人们灵魂深处出现一场革命,但只有这种教育才能使学生的素质自觉着全面提高,才能使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才能使师生关系出现真诚的亲密和和谐。这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最好教育方法。当然要采用这一方法,首先要对自觉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是改变旧观念的关键。
二、要改变观念进行让学生自觉的教育,关键是认识自觉。
世上没有一个教育者(教师、家长)不想看到被教育者(学生孩子)能自觉,可它总象空中阁楼水中月,只可想而不可得,人们总是主观地期望着孩子顺从听话,能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人、办事,学习,那才叫自觉,但真是这种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期望,使人们忽略了人的天生性自觉:一种通过感觉器官直觉的自由自觉能力。人们还因小孩涉世不深,处事不多造成的无知和人的善恶、勤懒、学玩自由任性等相对本性存在的客观事实,而表现出的难和谐、难协调行为来否定人从小就有的本能性自觉的存在,硬把提高人的自觉能力与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建筑在认为是唯一的惩罚式强制教育方法上,实践虽能证明这种方法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却使教育不能按照人类成长的自觉规律进入科学教育的轨道,也无法使人的自觉本性(如创造性、好奇性、兴趣性、智商性等)得到有效的发展。常使学生在被动学习中成长,使教育在相对的两个极端(只看考分与取消考试,或要么抓道德,要么抓文化知识)中挣扎而不能自拔,至使教育造成那么多弊端。我国的教育大纲是那么正确,却总是在“全面”二字上难以实现,其根子就出在对人类天生的自觉本性认识不足。其实人们应该明白,人自出娘胎就能用眼睛自觉光明,直觉世间一切事物的形态、色彩、方位等;用耳朵觉听各种高低不同的声音语言,能用皮肤感觉冷暖痛痒,能用鼻舌知觉甜酸香辣之气味,能用神经系统本能地自觉到口干肚饿,还使人因害羞而自觉脸红,受爱而自觉滋喜,遇恶而自觉生怕。可见人要成为社会所要的一切素质都在人的这种天生自觉中得到,当然这种直觉的自觉能力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而自然提高,就能由表极里地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并使人在社会生存中得到各种经验教训与良好习惯,使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以至科学家一致公认:一切创造发明都来自人的直觉,人们也不难发现,人的成长(纵看)就象一个树轮一样的原点,由自觉能力使其向四周扩大,使其获得一切素质营养而成长壮大,从一个小点成为越来越大的一轮轮圆(圆心是本性素质,一个个圆就是后天素质),但强制方法却使人向某个方面定向发展,无法使人的素质得到(象圆的轨迹似的)全方位发展,而硬是使人变成了向单一方向发展的畸形儿。(当然在兴趣面前也会自然定向发展,但与强制发展有主动与被动的本质区别),人们也知道树的能力(本能)是靠根自然吸收大地中各种营养而长大的,同样可以看到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也就是伸向四周的无形之根,也有自觉吸集自然界与人世间的一切素质营养的能力而使人成长,人的成熟也就是这种自觉吸纳营养的积累,世界名人莎士比亚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再加人还有兴趣、好胜、向上等本性,所以人会不知苦累地去自觉、去学习,就看教育者如何去有效地发挥这些本性作用而已,这就是人的积极性。人们也都明白社会的文明,人类的语言、文字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但这都是人类自觉的产物,可以说这并不是师教之功,那时连学校也没有,何来如今的职业性老师,就是人的成功成名,哪一个不是随着人的自觉能力的提高而取得的。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可说是比比皆是,无处不有,古之大禹治水就是靠自觉水性而成功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成功,大科学家爱迪生的发明,司马光砸缸救人,古之凿壁偷光、囊萤夜读,还有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等无一不是自觉之功,就是孔融分梨如果不是自觉产生的行为就不可能载入史册,再如世界巨富比尔盖茨的成功及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成功,这更是自觉的深层次经典之例,也许有人会说,如你所言,人只要靠自觉就一切都会成功,那还要请师办学干什么?我说问这样问题的人是连起码常识都不懂的愚昧之人,这道理不是很简单,这就象人类学会了走跑跳,还想造汽车飞机,还想搞科学发明电脑计算机的道理一样,请师办学搞教育是使人的自觉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兴师办学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学校可说是人类承前启后的中介所,是加速社会发展的推进器,老师在某种意义上讲也仅是这个中介所的公务员,。英国的几次工业革命不就是人在教育自觉的创造发明中让社会发展得更快,它使人类有了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人类能有今天的繁荣,不就说明兴师办学之重要吗?人们也知道环境存在决定着人的意识(如世界观,人生观等意识)也象印度电影《流浪者之歌》讲的那样,法官的儿子会成贼,也象陈胜、吴广说的那样“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存在的环境改变着人生,但人们要清楚一点,人的意识的生成必然是要靠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环境的自觉,就是说一个自然性动物人之所以能成长为社会人,就是靠人的这种先天性自觉能力对存在的社会环境的自觉自悟所至,也就是由于这种先天能力的存在,才可使一个无知的婴儿在狼群猪群的环境中成为狼孩猪孩。可以想象,如果把几千年前的婴幼儿放到今天的社会环境中自觉着生活,他还能说出天圆地方,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不科学之语?当然反之亦然。可见环境与教育充其量也只是使人变化的外因条件,而人先天素质中的自觉能力才是使人产生意识变化的内因条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自觉一是指每个人天生的感觉器官对世间事物的感知,二是指这种感知与本身存在的个性天赋、兴趣、智商等内存因素相结合生成的一种自然活动和这些活动多次重复后形成的习惯。自觉使人心动,心动就有行动。但也会在人的神态上表现出来,如兴奋时脸红,恐惧时颤抖等,其实这考试也只是检验人的自觉能力与自觉水平,古人说的童言无忌,其实也就是表达出了小孩内心自觉的真实反映,就是小孩把自觉的心态用言语毫无顾忌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人的灵魂闪现,只有自觉会使人的大脑在瞬间作出反映,人们常说的一念之差,其实就是人的自觉之差。这就提出了自觉的可视性与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明了自觉的可教育性。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看到“差生”问题并非学生问题,而是师生教学自觉的共同问题,就是说你的教有没有让学生觉。而今电视节目中有个智力游戏,各组分甲乙两人,由甲到暗箱中摸一物体,自觉其物状如“手机”,便用手势演示给乙看,让乙从甲的表现中自觉后说出其物之名。这就是自觉的全过程。而学校教育不就是这种自觉的过程吗?所以说对自觉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就不敢进行自觉教育,也不敢让学生自觉,可见认识自觉是让学生自觉的关键。那么怎样进行自觉教育呢?
三、一放二看三总结掌握自觉好教育
教育就是让人自觉,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自觉呢?从上面道理中看到 “让”一是指“放”,就是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觉;二是指“要”,要把学生的自觉(闪光点)培养成习惯,前面的自觉指本性能力,后面的自觉指主动行为,从中可以想到让学生自觉首先就不能用强制,强制下的行为就不叫自觉,而传统的教育历来是用强制方法教育的,但从前文的自觉认识中看到,教改首先要使人改变不相信小学生会自觉的观念,但这还不够,还要改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传统意识观念,就是该弄清这规矩是指什么,是指条文性法规制度,还是指凶严性惩罚形式。如果是前者,那就先要让学生自觉(懂得)你的条文内容,再由学生来自觉着执行,在看学生自由自觉执行的活动来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教育,而不是越俎代庖,不是公布一下条文就要学生做到,做不到就用惩罚来强制你做到。应看到小学生不是成年人,虽然你的惩罚强制能让学生立时生效,但人自由自觉活动的特征是不会因此而停止的,你惩罚强制产生的效果只能是暂时的、被动的,不能起到自我觉悟的长期效果,何况又怎么能用这种方法去对付一个正在自觉求知的小学生呢?欺他没有反抗能力呢?还是不相信他们有自觉懂得,和自觉接受的能力。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为争考高分总是简单粗暴地强制学生,使孩子赖以成长的自觉能力,在儿童期就被扼杀,而且强制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至使教育中出现诸多弊端:如师生关系对立,学生厌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辱师杀母及跳楼轻生等极端之路,还使好多高智商的所谓“顽劣生”被这无情的强制教育方法淘汰出局,更使人的身心健康受损(小学生常把尿洒在裤裆内,连六年级学生听老师一叫也吓得心惊肉跳)强制教育,就是考出了高分却缺失了自觉的能力,特别是由自觉生成的创新勇气与能力也在这严厉的强制法教育中变得麻木萎缩了,如今人们评击大学生高分低能,其实这低能就是指自觉能力的低下。为使人的自觉本性有效地发展,并能培养成自觉习惯,就应该改变传统性教育意识的旧观念,以放导教育替代强制教育。为让学生自觉,我便在教育中大胆地运用一放二看三总结的方法来引导教育学生自觉(这一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自觉活动,二看就是看清看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本性与自觉能力,这三总结就是经常对学生的自觉活动给以恰如其分的提高性总结,由总结表扬引导其成为自觉习惯)。我先把校纪校规给学生引导性地讲读,有的还穿插故事与寓言,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加深理解,之后就放手让学生自由自觉地去执行,并经常以看谁坐好了,哪一组做得最好,表扬某某学生每次都做得最好,最守纪律,最能举手回答等话语鼓励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自觉活动进行察微体意,绝不大声吼斥、辱骂、恐吓,更不体罚学生,只是象裁判那样对学生平时自由自觉行为仔细察看,认真体意,坚持统计,把学生中自觉做人的、遵纪守规的、认真学习的及时总结,给予肯定性表扬,树为典型,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认真教育。以后又把长期坚持自觉的,提高到毅力、精神、聪明等高度来肯定,让学生自觉到自身正确行为的价值,并在坚持培养中让其成为习惯,用以引导其他学生仿照,真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用学生行为教育学生。因学生都有好胜、向上、自尊等本性,这样做易使学生效仿,有时自己还带头做表率作用,达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鼓动作用,效果则更佳,对于素质差而不执行的,还有些在家庭环境中已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要使其自觉和改正就要有耐心,要等待时机教育。我决不以惩罚纠错去损伤学生的自尊与自觉积极性,因为强制教育极易损害学生的自尊性与自觉积极性。自觉教育就是要让其自觉错误后去彻底转变,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后发育人。以前有个三年级学生叫刘平(化名)长得人高力大,还经常欺侮同学,在活动时强横霸道,家作不能完成,纪律不遵守,光是好言规劝根本不听,有时答应改了,只要一转背就照旧,惩罚强制使他对老师极不信任,几任班主任拿他没法,而且家长也总求老师管严点,不听话就给我打,还说我的孩子打坏了也不会来怪老师的,家长把包袱甩给老师,你真能听他去打学生吗?师德不容,法纪不容,这种学生让其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确实不易啊,但又不能放任自流,不转变他会对整个班级带来严重影响,经验告诉我他的这一行为也已形成了习惯性观念,要改就得有一个时间过程,要转变就只有让他自觉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都不利时才会转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让自私的本性素质得到提高,他留级进入我班后,为了让他有这种自我感觉,我在放手自觉的教育中,一边对他的错误做记录统计,(当然不全统计,要多次反复的才作一次统计)一边耐心观察其兴趣爱好,寻找他的长处,等待教育他的有利机会,我发现他的爱好是喜欢打球,但又不讲规则,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一次活动课上,学生告诉我,他又抢了篮球(村校只有一个球)不让别人玩。我看准了学生的自私心理与玩球的规律,没用常规方法去简单处理,而是艺术化地用放导法来引导,对他的行为不是强加阻止,而是动员学生不要去抢,到一边去歇着,还说不要五分钟他就会把球丢出来的。真如所料,他在操场上连跑了两个来回,见没人去抢就自觉没劲,又热得直冒汗,心想:他们到好,在树下乘凉,我不成傻子了?他在自觉到吃亏时,就不干了,把球丢在一边,也坐到树阴下乘凉了。这时我把他叫来,还是没有加以惩罚,而是进一步让他知觉到任何活动都要大家一起玩才有劲的道理,还承认他是打球的好身手,但严肃指出不遵球规是成不了运动员的,还提出由他挑选一队人与我比赛。他本来以为这次又该倒大霉,受惩罚了,谁知非但没受到惩罚,还夸他能干,还要他组织比赛,使他在激动与害羞的自觉中变得满脸通红,真不敢相信老师说的话是真的。这时他自觉到自己太自私了。在懂得这一道理后,他就一缕烟跑出去组织球队了。这次教育使他真正觉得老师是说话算数的(我在班内宣布过不打不骂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信任与关爱他的,也自觉着把他以前对老师的隔阂沟通了。这种让其自我感觉的教育方法,才使他心悦诚服。从此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我身边转,人象变了一个样,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在欺负同学方面虽说还没彻底转变,但我还是从间歇时间的长短中找到表扬的理由。一个月后他全改了,对我表现出了真诚的尊敬。这一放导自觉的教育使我尝到了学生真心敬师的滋味,对放导自觉的教育更有信心了。后来以他为首的小篮球队,使全校学生产生了热爱体育活动的热情。就在这放导性的自觉教育下,学生成了主体,使他们觉得不是老师在逼着他们做这做那,而是自己的活动得到老师的信任。他们开始主动自觉做出让老师同学信任与满意的行为了,于是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在自觉中进步了。这一年我校在乡田径运动会上总分第一,我校的女球队在全乡小篮球赛中也得了冠军,还参加了区小篮球赛。我班学生自觉学习的风气形成了,成绩特好,在全乡名列前茅,我还为此在全乡老师会上作了专题总结。后来好几个学生考上大学,成了国家栋梁。那时的班长现在是该镇中学的教导,还有个叫俞兴的考入交大后被派澳大利亚工作。在我这种方法教育过的学生中有考入清华的,但做教师的特别多,还有好多学生成了厂长、经理。当然这些人的成功非我一人之力,但从放导自觉的教育中看到,该方法对人的成长都优于强制教育。以后我用同样的方法教育逃学成习惯的钱君、任东、钱良等学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实学生时刻在自觉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就会让学生自觉到自己的行为有错误,就会停止某种活动,教育让学生能自觉了,教育就成功了,不是非用惩罚才能解决问题。老舵工都有一个经验:船头一动就还舵,船就行得直。教育中也包含着这种哲理,批评教育小学生就不能只顾老师的尊严而不顾学生的自尊。
为了让学生自觉,我坚持用与凶严惩罚式的强制法完全相反的方法,用爱心与耐心来让(放)学生自觉。这种教育是先放后导,我认为要让学生有自觉能力才能有生存的能力,老师不可能终身陪着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就得让学生在做人学习办事的自由自觉活动中得到锻炼,能有自主的能力。人们都知道嘴在学生头上,要不让他自由讲话就得教会他自我控制,不是用封嘴与惩罚来强制住的,这就得有一个让其自觉的环境条件。其实根据人类的特征可知,你抓得最紧,学生还是要自由自觉活动的,没有这种活动,人不可能自觉到各种知识,不可能成长成熟。对于生存所需的知识,只有自觉的才是真知的。也只有使人在自由自觉活动中的表现才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也是一个人素质水准的真实体现。但小学生总因处事不多,涉世不深,更有自私的本性因素,他们的自觉行为就不等于正确。作为教育者,既要看清学生的自觉活动是他们自觉能力得以提高的必然途径,也应看到它是创新的开始,要理解这种自觉活动,总是受限于本性的自私、兴趣而出现有对有错的,对尚没有分辨能力的小学生来说,总认为自己的需要是正确的才这样做的。教育者就得理解与谅解他们自觉活动中的过错,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觉活动敢于在老师面前表现,这才是真正的爱生之心,也会使学生信师,也会使学生产生主动的自觉积极性,才能使人的创造积极性成熟。才能使学生本性的自觉能力在教育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有耐心,为使学生自觉我就常用这种耐心来对待学生,有个四年级学生叫胡杰,自小就害怕老师,见老师就恨,还在幼儿班时见老师到他家去就拿菜刀要杀老师。上小学后因贪玩、贪懒经常不交作业,老师把他恨得要命,就随心所欲地惩罚他,甚至用体罚强制他完成,使他更恨老师,非但不做家作,后来不管老师问什么,他都死活不开口,用沉默来与老师抗衡。四年级时我是他的班主任,刚过一个星期他就把数学练习册和作文本弄丢了,数学老师没法就叫他每天到办公室来补。从跨入校门到放学回家(除了上课)逼着做,几乎每顿饭都由其奶奶送,结果象系在树上的鸟总也做不好窝,数学成绩还是上不去,家作就更不想做了,我的语文作业要补也没时间补,幸好那时还没有英语要补,不然这一天八个小时可咋办。有的老师还抢时间讲课增加作业这更不是好办法,这只能让学生被动学习,它还会使教育出现不公平竞争,使老师怕丢分而疲于奔命,又使学生苦于无耐而使学生厌恶学习。而我就给他补自觉能力。我就在全班进行本性素质教育(讲读自编的自知歌,其歌意是自塑形象自创价值、自胜、自控,自尊自爱、自主人生等),同时从课堂上让其自觉地听讲,并用做游戏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再在放手让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寻找教育机会。一次音乐课后,有七八个男生在争弹风琴,我走过去,他们马上就盖上琴盖迅速自觉离去,(可见学生总是怕老师的)但就是这个胡杰,非但不走,还去打开琴盖,当时我本能的无名火直窜脑门,你这是与我对着干还是向我示威?当时真想把他揪过来好好训斥一顿,我的耐心与宁痛自身不伤学生的教育习惯克制了我的无名火气(这也是老师应有的素质),用平时惯用的后发育人方法,等看清了他的真实意图后再说。原来他只把音量键扳过来就盖上琴盖走了,临走时还朝我一看,这一看我全明白了,我立即报以由然的一笑,以示对他爱公物、有责任心行为表示理解。这笑也是对自我内心失误的本能性自责的表示。如果我的无名火一发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但在师尊面前有多少老师能有这种耐心呢?第二天在班内表扬他有自觉爱公物的责任心,还把班内关窗、锁门的事由他负责,这一来,还真是看准了病症。他开始融化了,上课也比以前专心,对我有了出自内心的礼貌,上课居然还举手要求发言了,我决不轻易放过这一主动自觉的转变,立即让其回答,但答错了,引得学生哄堂大笑,我即阻止并批评了笑的学生,倒表扬他有勇气是进步,鼓励他坚持,他感动了又举了手,第二天他居然把这一过程写上了日记,题为《难忘的一堂语文课》破天荒地写满了四百多字的日记性作文,虽然错别字较多,但内容确实很真实很精彩,连数学老师看了也不得不承认他写得好,我即把该文登上黑板报,并写上“文出于心便是佳作”的评语,同学们也轰动了,奔走相告:“胡杰上榜了”,这一轰动效应使班内的自觉氛围普遍高涨,有个叫胡峰的学生一贯吊儿郎当,还大言不惭地说:“我不想考高分,也不想做干部,真要就不难得到。”这时他的自尊、好胜、向上之本性在自觉中使他坐不住了,看到比他落后很多的同学居然跑到前面去了,脸面往哪儿搁,本性自觉的积极性启动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竟然拿着二千多字,题为《读了(滴水穿石)以后》的读后感,来我家要求批阅,在我稍加修改后又连抄写了两遍,字迹是那么端正,如果平时强制着要他写这六千多字这可比牵牛下井还难啊。可见这本性自觉的威力有多大,后来这位学生到中学后真做了语文课代表,村上人也都说你这小子有今天都靠梁老师。在这种氛围环境中主动转变的学生越来越多。
还有一位常被老师称作聪明面孔笨肚肠的女生叫奚芬的,我在察微体意中发现并耐心地教育她改正了一个听课常发愣(不注意)的习惯性小毛病,成绩就迅速上升,到六年级后总成绩从倒数第四名跃居班内前四名,她在日记中写着:“我们在梁老师面前也流了泪,但这不是害怕惩罚的眼泪,而是后悔的眼泪。”这便是自觉到的真心话,在自觉教育中激动人心的故事到处可见。有个学生家长在感谢信中说,我的孩子三年来从不回家讲一句有关学校与老师的事,你来了这半个月就天天诉说你的好处,就连以前经常为之大哭的作文,而今写得连我都不敢相信是他写的。最感人的还是前面说的胡杰,在自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以后,总想报答老师的“知遇之恩”,交给他锁门关窗的事一年中从不中断,更想不到的是就在放暑假的前一天,我和数学老师在办公室处理事务,到十点半,他竟还在办公室门前转悠着不走,一问他才说:“学校今天不烧饭,梁老师家里又没人烧饭,我已和奶奶说好了,要梁老师到我家去吃饭”,一个常恨老师的学生转变到这一地步,这变化该有多大。在自觉教育中像他这样亲师的学生何止一人,有个叫奚扬的在毕业时写给我的信,看了让人激动得直流泪;有个叫奚婷的,在中学拿到了两张奖状,不是先回家给父母看,而是先来我家把这喜讯告知我,以表达她没有辜负我的教育之恩,连被公认的弱智生经自觉教育后竟也情感动人,并校时不上学了,中心校长却很重视,要老师动员他上学,该村的老师去动员了两次都被拒绝,家长与学生都不肯答应,后来叫我去喊,只五分钟就答应来了,因为孩子刻意要跟我来,家长气得还骂孩子捉弄父亲,很多人说:“对小学生用让其自觉的放导教育,这不是天方夜谈吗?这纪律还怎么抓?”这话不错,这放导自觉,在开始看的确是有点混乱,有的所谓好同学见你不凶要乱,原来就乱的比以前的更乱。不象强制方法管理的学生那样立马循规蹈矩,看着使人开心,我却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自觉活动,把以前被强制管理吓怕的那种被动做人求知的现象扳过来,成为真正主动学习,自觉做人,我常用放手让学生自觉的良好行为来教育学生成自觉,但时间较长,一般要一个月,最长的甚至要半年,这就象开新车需要接触期、磨合期、稳定期一样。当然人的自觉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老师也要提高教育水平,这预示着自觉教育的方法语言也是要随之升级,总之一个教育者要牢记,教育教育再教育。这是教育者的神圣之责,要把让学生自觉当作教育的长期目标来完成,但为此我在新旧班交接时曾受到学校领导不理解的责备:“看你的班级纪律多差。”我说要给我一个转变学生的时间,他反问你要多久呢?我说最少也得一个月。如果每个老师从低年级起就用自觉教育方法教育学生,让学生习惯于接受这种教育,也就只要几天就行了,可就在这年冬季长跑锻炼时(农村一般在校外),事实不得不让校长在全校学生面前高喊 “大家看,四年级纪律多棒,他们最自觉,各班要努力啊。”其实这种纪律还不感人,我经常一人带着全班学生到常州市中心去购物观光时的井然秩序,才真正显示出该方法的效果,一次在常州市中心的德泰恒小吃店出来,那时食客如云,又没整队的地方,但学生自觉有序地排成两队,不声不响走出门去,把两个原来还十分担心这些农村小学生会搞坏什么的保安,竟感动得双双立正敬礼,倒搞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了,我说他们被你们的行为感动了,学生的小心灵就更激动了,(教育就得抓住每一个机遇)。这种自觉教育在中心校任教时也是同样有效,当时有个四(1)班,班主任产假,代课的只代了一个月就说去看病,不教了,临走时对我说,该班没法管,我的强制惩罚法都用上了也没见效果,用你的方法去试试看吧。原来该班四十九人,倒有四十人在课上细声讲话,严重影响着教育秩序,强制方法无从抓起,我一边以自编的自知歌进行生动的讲解,一边用统计法,找出坚持不讲话的作为有毅力的典型引导大家学,一边幽默的提出看谁是最能讲话的评为冠军,我亲自把奖状送到他家,致以祝贺。一个星期后的某一天竟然一下子全不讲话了,学生都不想成为最后一个,该班虽然在该学期换了几个班主任,而且在这放导自觉的教育下没用强制方法,该班学生确也自觉地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各项指令性项目,该班还在期末时的统考中得了第三名,放导自觉教育让学生的心贴近了老师,在我教了这一学期离开时,学生就对我恋恋不舍,有学生请求跟他们合个影留作纪念,(我答应了但没做,至今是一个遗憾),下半年我又被派往村校(梁家桥小学),一次到中心校开会时,从该班窗前经过,有一学生偶然回头看到我就喊了一声“是梁老师”,全班学生居然全部起立,齐声喊梁老师好,那时可是在上课啊,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在学生心中竟真有那么好。有个老师还为此去作过调查,问“是不是梁老师善良不严格批评你们,你们才尊敬他,”学生都说:“不是,是他讲的道理都讲到我们心心坎里。”可见这放导自觉的教育是符合人性的教育。这种教育使我感到了有如天伦之乐的师生情感,学生敬我如父母,信我胜朋友,而今无论是在教的学生还是已教过几年的学生都有书信来往,有的称我是知识父亲,我的家是他们最喜欢来的地方。
当然这么多年中放导自觉教育学生转变的事例是说不完的,但这里还有一事值得一提,那时在我病休时,亲戚家的一个女儿在常州二十一中读书,在祖母的看护下,因对付不了小女孩的任性,使其成绩从班内第八名降至三十九名,而且还学会了说谎骗祖母的钱买零食,其父母眼看着儿子又要进该校读书,为使孩子学业进步,便请我去伴读,我自知底子薄文化浅,不能教中学生,但真想用这自觉教育法去试一下效果,就答应了,名义上是伴读,其实职务可多了,既代以父母之责,又委以教师之名,更重要的是每一天的起居饮食(一天三顿)都要我承担,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男佣,当时只想为证明我自创的放导性自觉教育法是否有效,也就什么也不顾了,一做就是五年,结果第一年就使两个孩子的成绩同时上升十五名,连二十一中的班主任也问我是怎么教的,我说文化知识我没教,只是教其自觉,提高其自觉能力——学习积极性。我清楚地看到,人们常说的积极性其实就是自觉能力,我从孩子的自由自觉活动入手,培养其毅力、精神、勇气、决心,促使其自觉着把自身的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在教育中我用大禹治水的方法,顺着与水性相似的人性自然规律,放而疏导之,有一次吃番茄的自觉教育还记忆犹新,那时新鲜番茄刚上市,我多买几个一作菜用,一当水果,在饭后另吃,其女总是先到家,见有番茄就拣了个大的咬上一口放回原处,我看了真不是滋味但知道这丫头的人性脾气,要让其自觉知错才能解决本质问题,第一次我放手没有教育,因为还没看清其心中的真实意图,第二天照旧,就看出她自觉表达的自私之心了,但要让她自觉私心之弊就不是仅靠严厉批评能奏效的,我在教育方法上玩了个小艺术,也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第三天我把一个稍大的放另一边,她回来后又挑了个梢大的咬一口才吃饭,吃完饭,我叫男孩到另一边拿了个比她大一点的番茄:“谁知女孩竟毫不留情地说我偏心眼,说我重男轻女,言语之间根本没有认识(自觉)自身存在的自私之错,我说你吃大吃小问题不大,你应该想到姐姐对弟弟的责任是什么,如果弟弟跟你一样的心胸,后果又会是什么样呢?用反问让其自觉,我还想进一步引导时,她却说:“姨夫不用说了,我懂了。”这时我才顺势表扬她:“到底是中学生认识(自觉)快。”这一自觉使以后的情况完全改变了,姐弟俩的关系特好,并且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等能力,后来两人都在省高毕业,女孩又在上师大毕业后在上海工作,男孩在河海大学毕业后再到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三个月后就因做人求知成绩突出,取得了三千英磅的奖学金,全班同学都很信任他。三年后,得了双硕士学位回国,现在在上海市政府工作,他深有体会地说:“你的自觉做人教育使我得益非浅。”还对其父母说:“以后我们来养老姨夫”,从两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成绩,道德品质等都在自觉能力的提高中同时提高了,可见这放导自觉的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收服学生的心,这也算不上是我的创造,历史上早就有七擒七纵的收心之例。古语也说柔能克刚,教育小学生则更应如此,当然放导式自觉教育法在教学上同样有效,我想在下次再谈。
四、 后语
虽然该文没有用更多的例子来突出放导自觉教育的具体过程,但却用很多语句从人性的成长规律与教育的原点深处进行说明,特别是走出了传统教育观念的阴影,使人们看清自觉的内涵,把师生的主次位置倒了过来,教师是完全为学生的自觉而教,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而且这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以自觉为标准来衡量的学生居然能接受应试教育标准的查考,却还能有名列前茅之时,就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
让学生自觉的教育,一旦被学生接受后,就使教师的教育十分轻松。无论上级(国家)要开展什么活动,就只是说一说要求,就让学生自觉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能及时抓榜样、立标兵,学生都会修正自己的活动方向,重新做起。(这是毛泽东选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得到的启示。)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自觉的先进者也在一轮一轮的比赛中交替着。有的因毅力、决心,与本身的天赋智商等关系常立不败之地,也有的却在放松中失败,但在教育中让他自觉到挫折,又在挫折的痛苦中急起直追。有些学生虽然因考试分数不高而难过,但又会在坚持自觉的毅力、决心、勇气、认真等非智力因素中受表扬而乐于学习,就是考不上大学,却因自觉能力的提高,同样可以到社会中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而立于生存的不败之地。有自觉才有心动,有心动才有行动,人类社会就是在人的这种自觉中发展,这种自觉中前进。
这些教育事例均属事实,同时教育的实践也证实,它是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的教育,也将是深得民心的教育。
愿“让学生自觉的教育”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实践的努力中发扬广大,使这种教育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最佳教育。
当然,这些观念的转变不仅是教育者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决定政策的人们有这种认识与转变,才能使教育得到真正的深化改革。
最后还得说一句,我这放导自觉教育,不是空穴来风,是有感于母亲对我的慈爱教育,有鉴于我的一生——自觉成长的一生。我想每一个稍有成就的人,就都会有这深深的体会:成功来自自觉、来自自觉能力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