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28日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沿着“X”型的91公里乡村邮政路线,每年行程13650公里,他实现投递无一次差错;
换掉51条轮胎,更新3台自行车,从事乡村投递8年间,他走过8个“长征”路程,全乡10个村屯随处可见他跋涉过的足迹。
市投递员业务特快专递个人技能比赛个人亚军、冠军,省邮政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这些荣誉,是他常年为全乡6000多名百姓热心投递、真诚服务的浓缩结晶。
他叫刘久富,今年35岁,是友谊县友邻乡邮政所的一位普通乡邮员。1998年10月,年轻的刘久富身着绿色制服,接过父亲的邮递自行车,开始踏上了漫长的乡村投递路。
刘久富负责的投递网络呈“X”型,乡政府正好处在中心点,十个村屯以及乡里8个小单位,要两天时间才能巡回投递一次。每天骑自行车驮着近百斤的邮件,往返于乡村,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刘久富为广大农村群众送去寄托与希望。
“不丢点,不甩片”,继承父亲好传统的刘久富,为了方便群众,不怕麻烦与辛苦,又新增加了投递“网点”密度。至今,在他的份外投递表上,有这样一组名单:姜春友,83岁,家住三委,需要特殊照顾;刘成荣,离休,肺心病住一委,需要及时投递;孙玉汉,单眼失明住二委,需选择读报……刘久富对用户的热情周到,不尽言表。
时间久了,刘久富的热心肠换来了父老乡亲的信任与尊敬。看到许多群众因为信息闭塞,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家致富,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从报刊上为群众寻找、传递有用的信息。西北屯村农民王金生2002年种了75亩土豆,年底苦于没有销路。刘久富及时将《农村报》刊登的一条信息推荐给老王后,不到20天土豆就销售一空。“这《农村报》要是10年前就订阅,我家可能早就发大财了。”打那以后,王金生连年订阅《农村报》,并把报纸当成了自己农业生产的最好“顾问”。
在刘久富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订阅报刊的甜头。征订《农村报》、《科技报》、《农业机械》、《畜牧养殖》等报刊的农民一年比一年多,友邻乡的报刊征订数量近年来一直走在县局前列。
遥遥乡邮路,深深百姓情。不到百里的乡邮路,刘久富周而复始地走了8年,以后的日子里他还要坚持不懈地继续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