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22日电 借助党代会的春风,友谊县突出发展新主题,抢抓发展新机遇,加快发展新跨越,用新思路、新干劲,浓墨重彩描绘发展新蓝图。
“经济发展、事业发达、人气兴旺、社会稳定”,过去的五年,是友谊县上下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五年。这五年,友谊县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掀起大建设、大发展热潮,使经济大发展,社会更和谐。这个县全面实施招商强县、工业立县、民营兴县战略,从调整结构入手,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与2000年相比,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4%,财政收入增长150%;工业生产增长15倍,增加值增长4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两家发展到37家;招商引资工作成果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先后引进并扶持了一批生产型、财源型、立县型企业,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区域发展一体化成果显著,县场联手五年来引进开发项目20余项,到位资金6亿元。今年,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县场共同建设,累计投资13911万元,完成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22个,绿化、亮化工程14个,拆除旧草房3.6万平方米,新建公厕26座。改造和建设了一批乡镇医院、村卫生所、教育危房、农村饮水设施等工程。同时,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上也实现了县场双赢。
“十五”计划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友谊县,借助党代会的春风,新的县委班子决心带领全县人民,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继续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城乡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把友谊县建成综合实力雄厚、生态环境优越、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富庶的新友谊。
结合友谊实际,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在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民营经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党的建设等六大方面实现新的大突破。
培育支柱产业,做强工业经济。以扩大总量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途径,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从区域发展一体化出发,提升农业经济。树立大友谊、大发展思想,坚持“兴场、强县、富民”目标不动摇,努力做好区域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多方投入的原则,从积极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各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五年努力奋斗,使全县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张,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进一步壮大,城乡群众财富积累进一步增加;使文化、文物、旅游名县建设步伐更快,着力建设最优环境、最优生态;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创建档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使社会就业和保障体系更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更完整,全县社会政治大局更稳定,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继续保持全省“平安县”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