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美食 > 饮食文化 正文
从大秦吃到汉唐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12-22 11:27:56

  粗略算来,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历史时期,在饮食烹调、菜肴品类、文化传播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朝定都的地方是当时九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说最能体现其时的饮食风尚,而中国历史上11个朝代的定都之地西安,不可不提。

  近日,陕西大厦风味餐厅经厨师研究、改良,推出一批特能反映秦、汉、唐三朝饮食特色,又适合现代人口味的朝代新菜,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饮食的迅猛发展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息息相关。 (文/梁钰婕图/关嘉)

  秦朝

  四大菜系雏形已现

  秦统一六国后,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川、鲁、苏三大菜系。秦国的统一大业进行到后期,为了显示出始皇帝的文治武功,秦国进军岭南,利用广州地处东南沿海,物产丰富,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下广东的饮食文化,其实就是由赵佗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烹饪艺术和器具引入岭南,结合当地的饮食资源,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至此,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后称“四大菜系”的鲁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区的风味菜)、苏菜(包括江、浙、皖地区的风味菜)、粤菜(包括闽、台、潮、琼地区的风味菜)、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区的风味菜)雏形已经初成。

  ●风味特点:菜肴粗犷,口味变化多样

  ●推荐菜式:秦风羊血饣合(28元)

  秦朝风味的菜品和小吃共有13款,其中由主食+菜品组成、当地称为风味小吃的“秦风羊血饣合”最具代表、历史悠久。饣合是用饣合床子把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等轧成的长条面食,以陕西兰县产的最为优质,与另外打汁的羊血搭配,呈现或麻辣或咸鲜的味道。

  唐朝

  盛世饮食绚丽多彩

  唐朝与域外饮食文化的交流越盛,饮食生活的开放使唐代的饮食文化表现出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绚丽多彩。唐代外来饮食最多的是“胡食”。胡食在汉魏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至唐最盛。《新唐书·舆服志》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西域的名酒及其制作方法也在唐代传入中国。当时的长安,胡人开的酒店也较多,并伴有花枝招展的胡姬相陪,李白等文人学士常入这些酒店,唐诗中有不少诗篇提到这些酒店和胡姬。酒家与胡姬已成为唐代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盛唐在美食方面亦是一大盛世,烧尾宴正是此中的最高代表。据《旧唐书·苏环传》:“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曰烧尾。”这就是说,大臣初上任时,为了感恩,向皇帝进献盛馔,叫做“烧尾”。

  ●风味特点:以炖品为主,讲究营养,选料高档

  ●推荐菜式:茄夹唐鲜盒

  唐朝风味的菜品和小吃共有8款,这道将茄夹挂糊后下油镬炸至金黄的菜肴外酥内嫩,分别蘸上酸辣汁、咸鲜汁和酸甜汁,风味各异。

  汉朝

  饮食文化传遍各地

  汉朝加强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及内地民族的烹饪技艺传到了西域。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此处,令越南和东南亚各国至今仍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同一时期,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朝鲜人习惯用筷子吃饭、使用的烹饪原料及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风味特点:讲究菜肴的原料搭配,以凉菜佐酒为主

  ●推荐菜式:汉帝手抓羊排(58元/500克)

  汉朝风味的菜品和小吃共有12款,这道手抓羊排用的是甘肃、新疆两地的一年羊,将羊排用凉水浸泡、冲去血水后,放在由13种中草药制成的白卤水中卤熟,蘸上酸味较重的酸辣汁或葱油汁来吃,鲜嫩可口。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丛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