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22日电 从总体上看,日本专家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比较分散,存在各自为战、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日本大学里没有一个中国问题研究中心。日本学者普遍感到,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他们对中国研究越深入却越不了解中国。此外,从政治上研究中国的专家很少,缺乏颇具权威的专家。
在历史上,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较多的时期是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之前,当时两国没有外交关系,中国也不是日本的友好国家,因此日本人对中国的情况很关心,非常想了解中国。当时,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他们在如何评价“文革”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当时的日本中国问题专家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对政治运动非常热心,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刻上了“政治烙印”。当时想成为中国问题专家的人都是参加过日本学生运动的人。
日本研究中国问题的组织和机构不少,民间机构多于政府机构,但很少是以“中国”冠名的研究机构。日本政府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中规模最大的是日本贸易振兴会下属的亚洲经济研究所,还有就是防卫厅的防卫研究所与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等。其中,亚洲经济研究所是最大的政府研究机构,有150名研究人员,从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问题进行基础和综合性研究,每年的研究课题有四五十个,其中对中国的研究工作是重点之一。
日本民间的研究组织和机构比较多,有亚洲政治经济学会、现代中国学会、国际政治学会和现代中国经济学会等,亚洲政治经济学会规模最大,1400名会员中的近一半是中国问题专家,大多在各大学任职。日本大学的研究机构也有不少,如庆应大学的东亚研究所、东京大学的中国社会文化学会、爱知大学的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等,其中庆应大学东亚研究所是最大的。但没有一个大学有中国问题研究中心。
现在,除了研究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中国专家之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日本专家大约有2000人。他们分散在各个研究机构和大学,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年会和研讨会等活动,但从总的情况来看,他们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很少共同进行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出书、为报刊撰文、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研讨会等途径来发表。他们研究中国问题的手法各不相同,有的通过阅读中国的报刊、外国特别是美国对华研究的学术论文,有的通过对中国进行实地考察,搞一些专题调研。他们发表论文、出书,但不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也不展开争论。
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订阅了大量中国的报刊,但因社会活动和教学任务太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和研究,对日新月异的中国缺乏了解,在研究上难以取得很大的进展。他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事中国研究的年轻学者不断增加,但即使这样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