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2月15日电 “我来黑龙江筹建公司前,顾虑重重,现在看,我们在全国各地发展,双鸭山的软环境是最好的。当初公司员工多数都不想来,现在却不愿走了。”这是“扎营”双鸭山市的唐山建龙集团老总张志祥的评价。
这种评价,来自于双鸭山市把优化环境作为努力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抓思想、抓作风、抓服务,大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投资环境。
2003年春,双鸭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公大厅建成并挂牌正式投入运行,拉开了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经济发展“绿色快车通道”的帷幕。这种变化反映的是行政理念的变化。
全市46个行政审批部门的266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行政审批中心集中审批。该中心成立三年来,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54784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23069项,一口收费3468万元。尤其是实行“无偿代办制”、“超时默许制”,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各县、区也纷纷相应成立了一站式办公大厅,全市上下一致,全力为企业和群众服好务。
双鸭山市积极推行阳光审批,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制度创新,着力从源头上治理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今年,《双鸭山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双鸭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职能管理、规范行政审批工作方案》相继出台,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了公共财政体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性收费,对涉及行政性收费进行了清理,严格落实了“收支两条线”规定。
“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双鸭山市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的“绿色快车通道”,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唐山建龙、中国大唐、山东鲁能、中国国电、吉林亚泰、天津环渤海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双鸭山市,一个接一个大项目近年来已成为我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今年年初,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6年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我市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市级新闻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重要节目中开设了“创造优良环境、营造发展氛围”、“齐努力保平安”、“走窗口看环境”等专栏。截至目前,新闻单位累计刊播稿件463篇(条),同时以“行风热线”为载体,致力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市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了解经济发展环境情况,对社会各个层面开展了全方位的走访和调查,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了暗访,共调查走访283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768份,提出问题的企业43户,收集问题160条。经过筛选,对涉及煤矿、交通、环境、铁路、收费、税收方面的28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全部圆满解决。对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过去一天跑几个部门还不一定能办完或办成的事,现在只到一个地点就能顺利办好。从干部到群众,大家都在为营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社会成本、低行政成本的经济发展环境添砖加瓦。
今天的双鸭山,环境更好了,投资更多了,人气更旺了。而这一切,都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战略决策紧密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