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1月28日电 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即将举行,有关国家的外交高官正聚集北京,进行前期磋商。这是朝鲜核试验之后举行的首次六方会谈,至关重要,举世瞩目。
●新一轮六方会谈能否解决当前危机?
●美国有没有可能承认朝鲜的“核国家”身份?
●朝核问题究竟将如何解决?
●如无法解决,美国会不会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
……
为寻求答案,《环球人物》杂志驻华盛顿记者李学江,日前在美国国务院,独家专访了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六方会谈美方首席代表克里斯托弗·希尔。
新一轮六方会谈是如何促成的
《环球人物》杂志:你认为,你为什么会被选中,成为六方会谈的首席代表?
希尔:这个么,你得去问赖斯国务卿。我想,很可能是因为我曾是驻韩国大使,对朝鲜半岛问题有所了解。其次,她知道在我的外交生涯中,参与过不少磋商、谈判。
《环球人物》杂志:我很想知道,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朝美中“三方会谈”中,是哪一方最先提出恢复六方会谈的?
希尔:据我所知,是李肇星部长先给赖斯国务卿打电话,告诉她朝鲜将派他们的谈判代表团前来北京。李部长问赖斯是否愿意派我到北京来参加一个“三方讨论”(注:希尔坚持使用“三方讨论”,而非“三方会谈”)。于是,赖斯电令我马上前去北京。当时,我正在澳大利亚,接到指示后立即中断访问,赶到了北京。
《环球人物》杂志:这是否意味着,是朝方最先提议的?
希尔:我个人推想,是中国首先做工作说服了朝方,然后征询我们是否同意前来会面。于是就有了这次“三方讨论”,并且三方最终都同意恢复六方会谈。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你认为,提议者后面的动机和推力又是什么呢?请不要对我说“去问朝鲜”,我只想知道你个人对此事的猜测。(不久前,在北京,曾有美国记者问同样的问题,当时希尔答道:“不知道,这你们得去问朝鲜方面。”)
希尔(与在座的人一同大笑,然后说):我个人的感觉是,朝鲜可能没有想到,国际社会做出了如此强烈的反应。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在夏天的举动会将中美两国更紧密地推到一起,没想到中美能一道进行良好合作。也许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了作用。
美国会不会承认朝鲜的“核国家”身份
《环球人物》杂志:在六方会谈恢复后,什么议题会成为会谈的起点?朝方也许会坚持先讨论解决金融制裁问题;而美方则可能坚持讨论贯彻去年9月达成的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即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实施问题。在“三方会谈”中,你们是否就此达成了共识?
希尔:对我们来说,问题非常清楚,当然是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我们希望能从朝鲜那里看到明显迹象,即他们对无核化问题的态度是认真的。我们回到谈判桌时是带着这种想法的,即希望从朝鲜那里尽快得到无核化的承诺:或是实质性行动,或是一些具体步骤。而我们也同样准备采取一些相应的具体步骤。
《环球人物》杂志:但是,当前的形势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我个人看来,会谈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可你却评价“三方会谈”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你还曾表示,你期待能够取得“更为实质性的进展”。你如此乐观的依据是什么?
希尔:首先,你刚才所引述的第二点是个误解——当然不是你的误解,是美国媒体在报道中的误引误用。我当时说的是:“重要的是,我们要非常小心地规划第一场会谈,以便我们一进入会谈,就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你问我为什么乐观?首先,我不会带着事先就知道注定要失败的想法去参加一场会谈,否则,结果可能就是失败。我确信,去年9月的共同声明,是我们经过艰苦工作,特别是中国代表团作出巨大努力后才达成的。中国代表团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反复推敲新的文本。我们相信那确实是个好文件。我之所以保持乐观,还因为我相信这样的逻辑——当朝鲜研究文件时,他们会看到,那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好的交易。
《环球人物》杂志:如果朝鲜坚持以“核国家”的身份参加会谈,美国将如何应对呢?
希尔:它不是核国家,我们也不接受它是核国家。我想,中国持与美国相同的立场。朝鲜试验核装置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我们要求它承诺放弃这一类的核计划。
《环球人物》杂志:如果这样,那么会谈一开始就将面临失败的可能,不是吗?
希尔:10月31日我在北京时,就已经坦率地告诉朝鲜代表团,我们不接受它是核国家。他们想要我们接受它是核国家,然后同我们进行核武器控制谈判,如当年美苏谈判一样,但我们对此不会感兴趣。所以,磋商很可能会是困难的。朝鲜以它的核试验,制造了这一困难局面,因此,它必须很认真地创造一个新局面。
布什政府是否只选择用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如果磋商以失败告终,美国会动用武力吗?日前,《华盛顿时报》报道说,五角大楼正在加紧准备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的计划。
希尔:我不知道《华盛顿时报》都写了些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布什总统多次说过,我们承诺通过外交途径寻求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承诺要与中国一道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途径。
《环球人物》杂志:可你一定也注意到了,布什总统日前也曾表示,如果发现朝鲜转移核材料,那将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这话是否意味着军事打击呢?
希尔:那你认为“非常严重的后果”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它意味着“非常严肃”的东西。让我对你说,如果有一天,中国人和美国人早上醒来,发现“基地”组织或其他恐怖组织因为朝鲜而手里有了核武器,那对我们大家都是个非常严重的事件。
《环球人物》杂志:那时美国将采取何种行动呢?
希尔:我想,我们总统是说话算数的。我想,中国政府对此也会极为关切。我怀疑,如果朝鲜真的向国际恐怖组织出售核材料的话,你是否能够发现中国和美国在需要采取的行动上会有什么不同。我想,对于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是会达成一致的。我对我们是否会出现分歧,并不感到那么忧虑。
朝鲜有没有权利发展核武器
《环球人物》杂志:朝方强调说,他们发展核武器是进行自卫的需要,是作为对美国侵略威胁的一种威慑。美国将如何消除朝鲜对于国家安全的忧虑感?
希尔:我认为,不要它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正确的是,他们确实这样说了;但你不正确的是,你竟然相信他们所说的。
《环球人物》杂志:可连《华盛顿时报》都说美国有打击朝鲜的军事计划,这不就更坚定了朝鲜“美国威胁确实存在”的想法吗?
希尔:《华盛顿时报》以及某些美国媒体,可能对很多政府持怀疑态度,包括对我们自己的政府。朝鲜是否想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如果它想,是可以同我们建立良好关系的,但它不能拥有核武器;如果它想拥有核武器,它就不可能与美国有良好关系。这两者不能兼得。
《环球人物》杂志:你如何看待与评价韩国的“阳光政策”?美韩在对朝鲜的政策上显然有所不同。
希尔:我想,重要的是,要理解南北方分裂给整个朝鲜民族带来的强烈的民族情感(伤害)。我对朝鲜人民抱着极大的同情。我们如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阳光政策”了。但同样重要的是,对韩国政府来说,在如何与朝鲜接触的问题上,他们必须谨慎行事,应努力与盟友协调。
《环球人物》杂志:日前,韩国领导人表示,对朝制裁应有个限度,不能将朝鲜逼进死角,不能让制裁引发对抗或冲突。你对此如何看?
希尔:我不愿评论韩国国家领导人的话,因为我只是一名外交官而已。我所能说的是,不是别人,是朝鲜将自己逼入了死角。
《环球人物》杂志: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讲过双重标准问题,大意是:核武器在好人的手里就OK,而在坏人手里就不OK。他指出需要建立一个不是基于这种主观判定的防扩散体系。你对这些看法做何评论?
希尔:是啊,世界上存在很多问题。有核国家,如中、美、英、法和俄罗斯等,它们是否应进行核裁军,是可讨论并有过讨论的。但这并不能被认为,也无人认为,这可以给像朝鲜这样的国家以发展核武器的正当理由。朝鲜应该将精力用在其他方面,比如为人民生产更多的粮食。
《环球人物》杂志:巴拉迪在另一次讲话中说,鉴于有些国家拒绝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因此,朝鲜进行核试验是预料中的事。
希尔:对不起,我还没有读到他的这些讲话。由我来评论巴拉迪的言论也不合适。我需要评论的事实是,朝鲜现在的确面临一些十分严重的问题,(他们不去解决这些问题),却坚持发展核武器。这有可能在东北亚造成军备竞赛。我想,这是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我认为,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国是没有好处的,对我们也没有好处,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这就是我们都要关注此事的原因。中国是个大国,美国也是大国,我们有能力说服朝鲜放弃核武器。
何时才会访问朝鲜
《环球人物》杂志:在整个六方会谈过程中,你真的从来没有发过火吗?
希尔:我记得只有一次。去年8月,当时各方就共同声明的文本已经达成了共识,可1个小时后,朝鲜代表团却突然从原来的立场上退缩了,说他们改变了想法,得回到平壤再行磋商。那时我确实感到十分沮丧。让我感到焦虑的是:这次成果是否又告吹了?但幸运的是,他们9月份返回北京时,表示同意接受该文本。于是,这才有了9月19日发表的那份共同声明。那一次真的是令我感到忧心忡忡。但总的来说,尽管谈判非常紧张,压力也很大,但各代表团一道工作得相当好。我与中国同行武大伟也处得非常融洽。我想,在与朝鲜对手打交道时,对他们表示尊重是很重要的,而我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环球人物》杂志:在谈判中是否有激动人心的时刻?
希尔:当然。9月19日,当我们通过共同声明的那一刻,我相当激动,相当高兴。这是朝鲜第一次向各方表示同意放弃核武器。
《环球人物》杂志:能否谈谈你个人对朝鲜代表团团长金桂冠的印象?
希尔:噢,我们还要坐在一起谈判呢,谈对他的印象不合适吧。
《环球人物》杂志:那就只谈谈他的外交风格与外交技巧怎样?
希尔:很显然,他很专业,富有外交经验,在核谈判方面比我有经验。这就迫使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在与他会谈前,我不得不做好我的家庭作业。
《环球人物》杂志:在与他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愉快的事呢?
希尔:我想,重要的是,对这些事情,你不能感情用事。你得理解并掌握大的问题所在。在实际磋商中,重要的是表达得清晰明白,而不能生气发火,不能带着消极情绪。
《环球人物》杂志:我注意到,你曾经表示,你愿意前往平壤访问。这是个很好的建议,但我很想知道,当你做出这样表示的时候,是否事先征得了国务卿赖斯的同意与支持?
希尔:事实上,这个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正面的评价。但麻烦的是,朝鲜宣布它不放弃核武器,除非我们向它提供轻水反应堆。于是,正面评价也就变得不那么正面了。我并不排除将来有成行的可能,但当他们还在制造核武器时,我是不会去那里的。如果他们认真地考虑放弃核武,并参与到国际社会中,本人前往平壤访问仍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环球人物》杂志:但是,你不担心来自国会和五角大楼强硬派们的反对吗?
希尔:我可以向你保证,当我参与谈判时,是得到赖斯国务卿与布什总统充分支持的。
此外,在接受专访时,希尔还就中美关系中的一些敏感问题回答了《环球人物》记者的提问,包括:谁主导美对华外交?谁会接替已辞职的前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主管对华事务?中美关系前景如何?美国为什么向台湾出售武器……
希尔一一作了回答,并透露了一些美国对华外交班子的运作内幕。为更好地了解其全貌,最新一期《环球人物》杂志专门策划了《美对华外交班底内幕》的“封面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