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服务指南 > 健康 > 养生食谱 正文
秋季保健多食汤粥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11-02 15:03:13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随着天气渐渐变冷,初秋的燥火已慢慢地减退,随之而来的是昼夜温差较大,冷暖多变的深秋初冬。气温的不断降低,使有些保暖意识不够的朋友,常常出现受凉腹泻的现象。此时应对肠胃多加食疗调理,预防肠胃不适的发生。

  我国中医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因为粥的主要原料多为粳米或糯米,而且通常都会加以:莲子、苡仁、百合、枸杞、红枣、红薯、山药、胡桃等,这些辅料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功效,所以秋季每天早晨应多吃粥。不仅如此,随着立冬将至,大家也要做好冬天进补的准备工作,在调理好肠胃的基础上迎接“食补时光”的到来。

  其实许多看似普通的食物,对人体健康颇多裨益。对于肺功能不佳的人来说,百合、鸭、藕、牡蛎肉、山药等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肠胃消化功能有疾患的人而言,可以多吃栗子、莲子、山药、扁豆等;对于一些体虚畏寒的人而言,多吃牛、羊、狗肉可以温补气血,不至于到了冬天手脚冰冷。下面介绍几款香粥和靓汤:

  红薯大米粥

  原料:百合、红薯、青豆、大米、冰糖

  做法:

  1.将红薯去皮切成菱形块,大米清洗干净待用;

  2.取出压力锅的内锅,放入百合、冰糖、青豆、红薯块,压力锅调到“煮饭档”,调好后保压时间为40分钟,待“浮子阀”回位后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艳丽,味美香醇。红薯性味甘、平,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健脾胃、宽肠胃之功效。常食能降低胆固醇,并能减少皮下脂肪,有健美宜寿之功效。

  红枣山药粥

  原料:大米、红枣、山药、苡仁、红糖

  做法:

  1.将大米同苡仁一起洗净倒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煮。

  2.将山药去皮洗净,大枣洗净去核。山药去皮后黏液会对手部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将未去皮的山药洗净,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微波炉中用中火加热2分钟。晾凉去皮待用。经过处理后的皮极易去除,而没有刺激性。

  3.山药切块与红枣放入熬熟的米粥中,待粥黏稠后即可。食前放入红糖。

  特点:香甜可口,暖胃补气。山药性平,味甘,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苡仁可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每日三次食用,连食几日,对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能起到很好效果。

  姜葱粥

  原料:大米、生姜1块、葱白和葱根2段、米醋

  做法:

  1.将大米洗净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将生姜、葱洗净,姜切片备用。

  2.大米大火烧开,与生姜片煮至半熟,并放入葱白和葱根,转小火慢熬。待粥快熟时,加米醋(或水果醋)半匙,稍煮即可。

  特点:祛风散寒。姜可祛寒暖胃,并有防呕之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受寒呕吐、胃口不好。连续几日,每次要趁热食用,食后盖被静卧,出微汗为佳。

  银耳沙参粥

  原料: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做法:

  1.将沙参、银耳、粟米分别洗净备用。

  2.将沙参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煮30-40分钟。将沙参捞出后放入银耳、粟米,煮至1小时左右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钟,即可食用。

  特点: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此粥常食可滋阴补肾、美容润肺。

  山楂莲子粥

  原料:山楂肉、大枣、莲子、糯米

  做法:

  1.先将原料分别洗净备用。

  2.把去心的莲子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煮,至莲子烂熟后放入洗净的粳米,等开锅后转入小火慢熬。

  3.待粥煮至将熟,放入山楂与大枣,等粥煮成透明状后即可食用。

  特点:此粥口感酸甜黏糯,余味悠长。

  煮粥小贴士

  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即可节省时间,熬出的粥还黏滑可口。

  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熬煮约半小时,可使米香浓郁。

  搅拌:搅拌可以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搅动时应顺着同一个方向转),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至酥稠状出锅为止。

  点油:用温火煮约10分钟后在锅中滴入少许色拉油,可使粥色泽鲜亮,入口鲜滑。

  米、料分煮:如果将米、料同熬会使粥色泽混浊,味道浑杂。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将粥底和辅料分开。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丛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