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看见王学良正给一群学生讲双鸭山的古城址、古遗址。看着他认真的讲解,使我不仅想起了两年前去采访他的情景。
第一次去文管站,他热情地跟记者介绍着双鸭山文物的分布情况以及所拍的文物图片,看着那么多的文物图片,忽然让我觉得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似乎也变得神秘起来,便产生了想尽快揭开这块神秘面纱的想法。王学良的兴致很高,我也在认真地听、认真地记,那段时间不时地有电话响起或有人进来请示工作,采访断断续续,看着他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我决定改日再来拜访。第二次去文管站,王学良去省城汇报工作了。第三次去文管站,正赶上王学良下矿到文物现场做调查。当时,我只好叮嘱他的同事,让他第二天一定要等我。尔后,我在第二天便早早地赶到文管所,终于逮着了正要下去做测绘的王学良。
这段采访经历一直让我很难忘,王学良对工作的热爱、执着也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里。
他的平凡,他的忙碌,他的一丝不苟。
今天,再一次走进文管站,再一次采访王学良,他还和从前一样。那样快的语速,那样独特的讲解手势,那样敏捷的思路有条不紊……
一
了解王学良的人都说,王学良是“生来就知道操心的命”,他重责任,务实肯干,不管干什么、在哪里干,从不讲条件,总是满腔热情,一心扑在工作上。
1955年,王学良出生于黑龙江省友谊县。凭着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足迹遍及双鸭山的四县、四区,到目前为止,双鸭山境内发现各类文物遗址总数已达1024处,使双鸭山这个文物“盲区”一跃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文物大市。尤其是以凤林古城址为代表的汉魏时期遗址(相当于中原西汉、东汉、三国魏时期,距今2000年左右)在双鸭山地区发现800余处,它将改写“北大荒”拓荒史和黑龙江古代文明史,为此王学良起到了中坚作用并作出了重大贡献。
迄今为止,在我市四县四区发现的各类1000余处文物遗址中,由王学良个人或带队发现的文物遗址就有900余处,占全省文物遗址总数的五分之一,他是黑龙江省发现文物遗址数量最多的人。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规格最高的汉魏时期城址——凤林古城就是王学良发现的。
少年时代的王学良多次听到曾祖父和祖父说过“对面城”(凤林城址与炮台山城址隔七星河相望,当地人称之为“对面城”)的事。1983年,王学良在哈尔滨教育学院历史系进修期间,听吴德坤老师讲黑龙江省历史“由于历史文献记载少,考古调查发掘材料少,历史空白较多”,便萌发了进行文物遗址调查、力求填补这个空白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事业上有所追求,有所突破。
1984年8月,王学良与弟弟驱车60余里来到凤林村,在村西的柞树林中发现了古城址——凤林古城。站在凤林村山脚仰望凤林古城遗址,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精美绝伦的远古画卷,在这块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土地上,他似乎看到了这座都城当时的繁华兴旺,也感受到了这块神奇土地的悠远的历史文明。
当时,王学良并不知道凤林古城有十个城区,他发现的只是城址的一角。但这一发现,还是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半路出家搞起了文物考古。
1988年2月,在省文管会领导的支持下,友谊县政府决定成立文管所。王学良放弃了当时在发电厂工作的优厚待遇,来到县文管所,成为一名专业考古工作者。从那时起,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考古事业中去。
二
1996年,王学良带领友谊县文管所的同志协助集贤县、双鸭山市、富锦市进行遗址测绘调查。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发现遗址168处,测量遗址46处。当时,任黑龙江省文管会副主任、现任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的杨志军同志称赞说:“友谊县文管所是省文物局的御林军。”
在对友谊县庆丰乡、成富乡调查时,仅半个月时间,王学良就发现9处遗址。10月中旬,河面上已经结冰了,在调查庆丰乡胜利村北大架子遗址、三间房遗址、南岗遗址时,王学良带队奔走在丘陵山岗间。那段时间,在山林中跋涉,他记不清自己磨破了多少双鞋,有的遗址、城址中满是现代人的坟墓、骨灰盒,一些棺材就在地表上放着,狐狸、獾子擦身而过,野鸡、野鸭“一鸣惊人”,令人毛骨悚然。春夏之际,风大雨多,山路泥泞;秋冬之时,阴冷潮湿,寒风刺骨。
当时的队员回忆:“王所长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在,无论什么样的危险我们都不心慌。”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几人一组,带着食物,在不见人烟的丛山密林中不断前行。
王学良告诉记者:“这是我们考古工作的初创时期,更宝贵的是提高了一个境界,真切地感受到从事考古工作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1997年5月,王学良被调到市文管站任站长。当时,全市文物工作形势严峻,业务经费短缺,业务骨干相继退休或调出,除友谊县文管所外,其余县所的工作基本处于停滞或瘫痪状态。王学良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坚定信念,强化服务,狠抓基础,注重建设,加大宣传”的工作思路。
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了这一思路是正确的。经过全市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努力,遗址调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近几年来,王学良带队发现遗址520多处,使双鸭山市文物遗址总数达1024处。现在,整个黑龙江省文物遗址超百处的县有8个,其中我市就占4个,并且宝清、集贤、饶河县的文物遗址名列全省前三名。
王学良总是谦虚地称自己是“外行”。其实,外行有外行的优势,那就是头脑中没有“框框”。1988年,王学良在同友谊县土地、水利部门接触时,惊奇地发现,在飞机上利用遥感技术拍摄的航片中有一些痕迹与他所掌握的遗址相吻合,于是他马上到现场反复认证,最终掌握了这项技术。利用这种技术,王学良与他的同事发现了龙头山城址等80多处遗址。
王学良在黑龙江省开创了文物遗址地形图测绘先河,并用计算机绘制遗址地形图,科学、详实、客观地反映出遗址的地形、地貌及地表遗迹现象等,为进一步做好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工程设计、保护范围的划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为古遗址考古发掘、史学研究、开发利用等提供第一手材料。他力求尽可能地运用地形学语言来全面反映遗址中的遗迹现象,遗址所处的准确位置等。现已在双鸭山地区测量汉魏时期地址、聚落址、祭坛址等276处,绘制遗址地形图、剖视图400余幅。2000年6月,对炮台山城址进行实地测绘,发现了山顶部“北斗七星”祭坛,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家文物考古专家和天文考古专家的认同和高度重视。
将遥感技术运用到文物遗址调查、测绘工作中,打破了文物界单一的文物遗址调查、测绘方式。
从1998年起,由国家文物局立项的“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聚落考古计划”在双鸭山进行。2001年6月25日,“三江平原汉魏遗址”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14处汉、魏时期的遗址,我市的凤林城址、炮台山城址、滚免岭城址和长胜遗址群等113处遗址列入其中。汉魏时期遗址的发现是我国历史上早期国家的模式标本,国内专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分布密集、类型丰富、保存完好,不仅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三
从2002年起,王学良承担了黑龙江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三江平原古遗址勘测、利用工程”。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实施中。他还主持了第五批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我市有“三城、四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共计保护了113处汉魏时期遗址,如此超百处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内尚属首次。
《黑龙江省文物地图集》中的双鸭山市文物地图集条目是由王学良主持编写的,受到文物考古专家的高度赞誉,现已成为黑龙江省文物地图集条目的模式样板。
2004年5月,由王学良和文物同仁共同撰写,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发行的百万余字的文物巨著《七星河——三江平原古代遗址调查与勘测报告》由国家出资出版发行。
2004年,在王学良主持、参与下,完成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的档案备案工作。为了在指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档案备案工作,王学良主动协调、认真指导、积极催办,并且为我市所属建档单位提供了文字、图纸、照片等相关的材料,使双鸭山市地区3城、4群档案备案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顺利进行,按期制作完成了档案7套87卷。2005年,文管站的档案备案工作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优秀档案。
为培养一批懂业务、高素质的文管员,自担任市文管站站长以来,王学良分批把站里的年轻同志送到吉林大学考古班、省文化干校文博大专班学习深造。目前,文管站的成员每个人都成了业务骨干。
多年来,王学良撰写了大量的考古理论文章,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凤林城址调查记》发表在《龙博旧事》上;《黑龙江友谊凤林城址1998年发掘简报》刊发在《考古》上,并获黑龙江省文博协会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亘古荒原第一都·试谈三江平原“挹娄王城”的发现及其价值》和《七星河畔发现北斗七星祭祀遗址》等论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上。
作为市文管站站长,文博研究员,人大教科文卫委员,黑龙江省文博学会理事、文化艺术干校客座教授,北大资源美术学院文物系客座教授,王学良始终忙碌着。他考察遗址已经上了瘾,甚至可以说到了狂热的程度。他说,只要一进荒原,走进田野,他就浑身是劲儿,满怀兴奋。是他给我们揭开了双鸭山早期古城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知道我市有13000年前的饶河小南山船厂遗址、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墓葬,汉魏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我市当时是满族祖先挹娄人建起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经济、文化、政治活动的中心。
王学良有句格言:“只要热爱,就不会平凡。”他说,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却苦中充满了乐趣,去开创一份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他认为很有价值,能对社会、对人民有所回报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爱得愈深,奉献就愈多。只讲奉献,不图回报,这就是王学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考古工作者无悔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