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严肃处理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的问题,对河南省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给予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和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多年以前,教育一直处在弱势地位,但这几年教育已经一跃而为令人称羡的强势产业。教育有钱了,教育的钱从哪里来?
就像地方政府经营城市一样,本来是事业单位的教育,也开始产业化经营。其中,建设高校园区是教育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建园区,学校可以从政府拿钱,从银行贷款,可以安置收费生,最关键的是可以卖房子。这就是近年来教育产业生意兴隆,高教园区四处开花的动力之源。郑州发生的事,并不局限于郑州一地,实际已是整个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如果要列出一个名单,这个名单会很长。
郑州发生的违法占地事件,虽不孤立,但其恶劣程度恐怕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因为这是一起严重的对抗中央政令、顶风作案的事件。早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就曾对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问题进行调查,并报经国务院同意,要求郑州市纠正土地违法行为。今年5月底,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又派出联合调查组,联合查处5起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其中就有河南省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非法占地。
9月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的内容。在此之前,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已向地方大员发出警告,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念,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加强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会上,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就因违规批准征地等情况被公开处理。但在郑州,这些政令变成了耳边风,不但没有整改,还公然扩大违法征占土地。
有些人强调,宏观调控应该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这样的主张立意很好,但在某些地方大员那里,这样的诉求成了他们抗拒中央政令的 挡箭牌。实际上,经济过热,除了经济周期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与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运用自己有形的手有意无意地助燃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光依靠经济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辅之以行政手段,让地方政府把伸得太长的手收回去。
我国的国情是地少人多,每轮经济过热,总是伴随着土地开发失控。此次宏观调控,出台的土地政策不可谓少,在土地问题上处理的官员也不可谓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政策空子可钻?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官员拿着乌纱帽顶风作案?这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