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纳米时代 正文
四川珙县发现清代母子媳三人合葬大墓
http://shuangyashan.northeast.cn   2006-09-12 09:33:19
        东北网双鸭山9月12日电     日前,在四川省珙县恒丰乡上洛村五组发现一座母、子、媳3人合葬大墓,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一般夫妻才共葬的习俗。

  这座古墓建于清代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2年)。墓主人吴母金氏居中葬,儿子吴瑞堂居左葬,媳妇金氏居右葬。3人均受皇封,墓碑斗石上刻有“圣旨”二字,高0.68米、宽0.34米。碑文称吴母为“皇清旌表节孝妇吴母金老孺人”;称其儿子吴瑞堂为“皇清膺授儒林 郎”;称其儿媳金氏为“皇清膺授孺人。”按清时官阶,儒林郎从六品,孺人从七品。

  这座墓占地80平方米,全墓呈倒梯形,前窄后宽,斜伸成倒八字。墓碑由一块巨型石板刻就:其中碑脚石长5.73米、宽0.7米。碑脚石上承载的石碑高2米、宽3.7米,厚0.34米,重约4.4吨。墓碑上的人物花卉、狮子图案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据清代进士曾炳南撰写的《墓志铭》说,建此墓时,其子、媳均已去世。故“母子同茔,婆媳共墓”。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