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8月28日电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挂职的最初形态,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共延安时期,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当时曾下派各种工作队,并掀起绵延不绝的“下乡”运动。
直到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还曾联合下文,从县以上党政机关抽调干部下农村,以工作队的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基本路线。
作为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下派干部挂职逐渐固定化。2000年6月,中组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给了干部挂职明确的地位。称之为“干部挂职锻炼制度”。
按照今年新颁布的《公务员法》规定,挂职是“国家机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国外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职务,帮助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挂职早已突破公务员的范畴,也发展出不同的形式。
2001、2004年,中组部两次选派344名中直机关和大型国企干部赴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与此同时,武汉市曾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福建省更是从市县直接下派1100多名干部到农村当支部书记而形成所谓的“南平模式”。此为“下挂”。
2000年以来,中组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每年联合组织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截至2004年,参加挂职锻炼的总人数已达3300名,此为“上挂”。
还有“平挂”。国家各部门之间、各对口省市之间,往往有大量的交流干部互相挂职。另为“援藏”“支边”,每年各省市都有大量干部交流挂职。
曾一度引人注目的挂职者还有著名相声小品演员牛群,2000年到安徽蒙城挂职副县长,后来成功地转为专职。相类似的还有跳水名将熊倪,2002年3月到湖南益阳市朝阳开发区挂职,任管委会工委副书记和副区长。与他同时挂职副主任的还有七获羽毛球世界冠军的唐九红。
而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作家挂职一直是文艺界的惯例。如《金光大道》的作者浩然,从1986年就到河北三河市挂职。
这种中国本土特色的制度还发展到国外。是为“外挂”。
2003年9月1日,韩国公务员李东浩到安徽亳州挂职,之前,亳州市计划委员会的公务员张冠军已经走出国门,赴韩国挂职锻炼。
这些挂职共同的特点是,按照规定,挂职人员的人事行政关系和工资关系均保留在原单位,改变的只是其工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