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头题 正文
悠悠黑土地 浓浓故乡情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8-23 09:04:53

  东北网双鸭山8月23日电 悠悠黑土地,浓浓故乡情。8月19日,阔别第二故乡34年之久的北京知青,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慕平及夫人在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姜伟,市委书记王晓明,市长滕喜魁,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徐维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军等领导的陪同下,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笔架山农场,看望曾经与他共同度过三年知青生活的父老乡亲,一同寻找当年的青春足迹,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再看一看当年的村落,再闻一闻泥土的芳香,34年,饱含了无限的深情和怀念,承载了太多的厚重与企盼。当载着慕平夫妇的汽车驶进笔架山农场6队时,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写有“欢迎北京知青重访第二故乡”的巨型彩幅,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夹道欢迎,慕平不时向乡亲们挥手致意。今年54岁的慕平,17岁来到笔架山农场,先后在笔架山农场6队、12队插队,与连队里的年轻人一起劳动、生活了三年,与当地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路好了,环境整洁了,农民衣着漂亮了,昔日的知青宿舍已经成为普通的民房,那条经常走的乡间小路、村口的大杨树,那一望无垠的绿色田野、劳动的麦场还保留昔日的模样。光阴似箭,转眼间下乡插队已有34载,昔日的玩伴都从青年步入了中年,从快乐的单身汉变为人之父、人之母,无情的岁月将皱纹刻到了脸上、将青丝染成了白发……但骨子里那段知青情结却永远铭记于心。面对这片痛苦与欢乐交织的黑土地,知青们永远抹不去对她千丝万缕的眷恋。握着昔日玩伴的双手,看到第二故乡的变化,慕平心潮澎湃。

  联谊会上,慕平与当年插队所在村的老乡们畅谈往昔生活的点点滴滴。慕平说,今天重访第二故乡,心情感慨万千。当年的知青生活虽然吃了很多苦,但与当地的下乡青年、农场职工在一起集体生活,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令我终生难忘。30多年过去了,这次回访看到当年的老同志、老朋友,寻找到当年的一些旧物,心里十分高兴。看到农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令人欣慰,这要感谢农场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把农场建设得这么好。虽然我远在北京,但可以为第二故乡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后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共同为第二故乡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市委书记王晓明在联谊会上说,当年的下乡知青是双鸭山市、是笔架山农场宝贵的人力资源和财富,我们要通过开展知青返乡游等各种活动,加强与知青的沟通联系,吸引有实力的知青回乡创业。情感是资源,也是财富。知青旧址是联系知青情感的纽带,一定要保护好知青旧址,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建立知青名册,建立定期的联系机制,开展有意义的知青联谊活动,充分利用好知青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双期间,慕平夫妇一行还考察了黑龙江省双鸭山监狱、笔架山造纸厂、笔架山农场12队和安邦河湿地。

作者: 孙耀清 杨世光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