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名篇解读 正文
像李敖一样幽默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8-18 09:21:01
        我一直喜欢李敖那种淘气调皮的作风,为人如此,为文也如此,显示他真性情中放达和刻薄的对立与统一,生龙活虎又意气纵横,对谁都笑嘻嘻,貌似亲密,其状玩世;对谁都不客气,肆意鞭挞,毫不留情。

        手边这本《像李敖一样幽默》,书名有一点直白诠释的意思,仿佛要照本宣科。将李敖那些幽默有趣的言行故事集中谈论,稍作爬梳,便风生水起。譬如“李敖似鲁迅,但没有鲁迅‘情绪’”、“李敖似林语堂,但没有林语堂雅驯”、“李敖似周作人,却没有周作人中庸”这些章节,以大师们犀利、幽默、厚重来参照李敖的油腔滑调,并反观李敖集中大师们的特色和才气,用“坏小子”的语言颠覆传统的观念,一边引述一边解读,我以为这是作者一个视角独特的新鲜观点。

        有幽默感的人很多,但像李敖这样有急智幽默的人,恐怕存世稀少。举两则书外的例子:李敖作报告后解答听众提问,见一纸条上写“王八蛋”,李敖一笑,说:“别人的条子只提问不留名字,这位老兄只写名字不提问”。大导演李翰祥听说李敖没看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说“李敖这种朋友怎么能交,你不看朋友拍的电影”,李敖笑嘻嘻回答:“现在你知道如何维持友谊了吧?最好你也别看我的书。”像一则对仗工稳的戏剧对白,真要佩服他耍贫嘴的功夫高强。李敖说,“批评家本身没有货给别人来批评,这是不够的。”让人觉得左右为难,想撒气却又捏不住痛处。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他对三毛的调侃:“三毛的言行,无非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而已。”

        李敖是出身哈尔滨,童年生活于北京,14岁经上海赴台湾的“捣蛋鬼”。他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正确的人活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其实他自己知道,正是在这个错误的地方,成就了他的所有。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