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竟是纳粹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8-18 09:21:01
        20世纪末的最后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德国人君特·格拉斯,瑞典文学院对他影响了半个世纪的小说《铁皮鼓》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了历史被遗忘的面孔”。然而,11日,格拉斯向世人进行了告白——“我曾经是纳粹党卫军成员”。

  78岁的君特·格拉斯被认为是在纳粹时代成长起来的德国人的杰出代表,二战和死亡一直贯穿在他的作品中。他最著名的三部作品《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被合称“但泽三部曲”,内容一脉相承,都描绘了不幸的历史给德意志民族留下的黑暗伤疤。然而,在格拉斯心中,曾经在党卫军中效力这段经历就如黑暗的伤疤一样始终没有被治愈,最终他决定把这段经历用自传的方式公之于众。

  《法兰克福汇报》最近刊登的专访,记录了格拉斯的心声:“这种羞耻感使我背负了沉重的负担,让我非常沮丧。这么多年的沉默促使我写这本自传,这段经历必须最终被公开。”

  文章称,17岁时格拉斯因为厌倦家庭束缚决定应征参军,被派往驻扎在德累斯顿地区的党卫军服役,隶属于“杀人魔王”希姆莱手下,职责是保卫“领袖”——希特勒的人身安全。

  格拉斯坦承,虽然他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事,只是一名预备役士兵,但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自己当时在纳粹的蛊惑和诱骗下对所从事的事情没有任何负罪感。但当他对历史有了清醒的认识后,这段经历就从激情变成了困扰。这本自传《剥开洋葱》计划于下月出版。

  

格拉斯 资料图片


  夏日德国本无重大新闻,但连日来围绕着一位名人的坦白,德国媒体和各界反响强烈,打破了宁静的新闻淡季。8月12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头版头条报道说,德国著名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京特·格拉斯将在9月出版发行的首部自传《在剥洋葱时》中首次坦白,17岁时曾参加纳粹德国党卫军。

  党卫军不属于纳粹德国国防军,而直属纳粹高层,由臭名昭著的“杀人魔王”希姆莱领导,负责保卫希特勒的安全,战后被纽伦堡国际法庭判为犯罪机构。

  格拉斯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他的初衷是想参加潜艇部队,因为满员,17岁的他首先成为高射炮协助人员,随后被征召到德累斯顿参加了党卫军的“弗伦茨贝格”师,为期3月。期间,他未动一枪一弹,也未参加任何犯罪活动。格拉斯说,他当时参军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远离父母对自己的管束。1945年,格拉斯负伤住院。1946年,他落入美军战俘营。在本次坦白前,格拉斯的履历中写道:1944年,他成为高射炮协助人员后随即成为纳粹德军士兵。

  一代名人敢于自我揭丑,本应得到德国社会各界的尊重,但是,格拉斯的坦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争议,两派立场泾渭分明:一方认为,格拉斯对他的这段黑暗史隐瞒了60多年,现在才承认,“太迟了”;而另一方则对这位78岁的老人能够在晚年剖析自己的举动表示尊敬。

  出生于但泽市(今波兰格但斯克市,当时隶属德国)的格拉斯因1959年发表《铁皮鼓》而一举成名,并因此荣获20世纪最后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人们评论格拉斯用“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了被历史遗忘的面孔”。战后,格拉斯以其丰厚的文学作品和坚定的反战立场逐渐成为德国的一座“道德丰碑”。

  面对媒体“为什么沉默了如此之久”才开口描述这段历史的质询,格拉斯说,正是因为沉默了那么多年,所以要写一部自传,而只有自传这种形式,才能使他有机会坦诚描写自己青年时期不光彩的经历。他说,二战期间,他没有丝毫负罪感,但此后,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的耻辱。他为此反思了60年,也品尝着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苦果。他把自传名为《在剥洋葱时》,意为层层解剖自我,不断克服自我。

  批评格拉斯的人认为,格拉斯错过了最好的认错机会,那是1985年4月前联邦总理科尔和来访的美国前总统里根一起访问了在比特堡的德军士兵墓,那里葬有49名党卫军士兵。也有人对格拉斯迟到认错的动机表示怀疑,认为,如果格拉斯早认错,可能就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了。而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认为,格拉斯在其自传发行前认错是为了有利于其书的市场销售。据报道,在批评者的阵容中,波兰前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瓦文萨等最为严厉,要求取消格拉斯的波兰但泽市“荣誉市民”称号和诺贝尔文学奖头衔。

  面对上述指责,格拉斯予以了反击。他说,批评者中不排除有人趁机想把他“妖魔化”。他非常感谢批评意见中不同的声音,同时希望各位评论家能仔细阅读他的书。他说,他希望通过他的《铁皮鼓》和《在剥洋葱时》两部相差近半个世纪的作品,从另外一个视角去追溯德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今天,德国的反战人群如此之多,也许会让人难以理解,当年希特勒为什么会登上权力的巅峰。一些观点认定,可怜的德意志民族是被希特勒这一小撮“黑色势力”劫持,从而落入了战争的深渊,但实际上,这并非事实的全部。格拉斯认为,和当年众多年轻人一样,自己的童年时代充满了阳光和激情,当然这种激情也是被蛊惑和诱骗而来的。许多青少年情绪饱满地成为了战争的一分子,当时要向一名德国年轻人说明纳粹的危害性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些行为以及其中的原因正是格拉斯希冀通过新书进行探寻的地方。

  中国有句古语:“知耻近乎勇。”格拉斯的坦白赢得了众多德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尊敬。作家基奥尔达诺认为,格拉斯认错并不晚,他认识很多人到了80或85岁才向别人透露过去的错误。比过失更糟糕的是,不能从中汲取教训,就此而言,格拉斯的确做了很多、很久,“格拉斯并没有因此而失掉他的道德可信度,绝对没有”。作家、文学评论家岩斯也公开支持格拉斯。他说,“一名写作大师稍作停顿,进行思索:生命的长河中忘却了什么?格拉斯这样做了,并因此赢得我的尊敬”。柏林艺术学院院长施台克认为,格拉斯的艺术作品和他的政治道德观不应受到质疑。德国联邦副总理、德国社民党前主席明特费林对格拉斯公开自己的过去表示欢迎。

  眼下,人们还看不到这场争议的尽头,但是,笔者以为,不管格拉斯坦白是否迟到,格拉斯最终还是敢于承认了错误。在历史观上,世人总是拿德国人和日本人做比较,但在此,日本某些死不认错、而且还弯曲历史的政客根本没有资格和格拉斯做一比较。格拉斯坦白当尊重。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