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小伙电力井内生活五年 没有喝过一口热水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6-08-11 09:47:35
     悄流传。他是谁?为何住在井下?他身上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深井魅影 他隐身地下

  夜深人静,地下井中突然蹿出一个矫健的身影,迅速消失在夜幕中

  地洞人之现影 行人坠井 秘密“曝光”

  整件事要从一件看似平常的意外事件说起。

  东北网双鸭山8月11日电 据搜狐网消息,8月3日上午,市民闫女士途经嘉峪关北路时,突然掉入一个电力井中,身子卡在井口,周围群众见状急忙拨打110报警。当民警在现场调查时,却意外发现井下竟然有人居住的痕迹!一位市民自告奋勇下去查看,10分钟后,一个惊人的消息被带了上来:井下边有床、脸盆、衣裤,俨然就是一个“家”,但里边没有发现任何人。 TBODY>

  地洞人之猜测 逃犯?哑巴? “版本”不一

  这位“地洞人”(因其反常的生活方式,姑且让我们这样称呼他)到底是谁?8月5日中午,记者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来到嘉峪关北路一探究竟。

  通过当地居民的片段回忆,记者对“地洞人”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非常年轻帅气,身高1.8米,穿着整洁。

  “地洞人”昼伏夜出

  目击者:城关区绿化工程队的一位值班老人

  老人说,早在2004年夏季,他们就发现井下有人居住。这个人每晚十一、二点就把井盖子揭开了,但声音很小,如果不注意根本就听不到;第二天早晨五六点左右,会听到井盖很响的“咣啷”声,那肯定是回“家”了。

  “地洞人”好像是哑巴

  目击者:两个小孩

  两个小孩告诉记者,井下的那个人晚上就从井里出来了,还提一个编织袋。问他也不说话,像哑巴。

  “地洞人”很怕见人

  目击者:一位年轻人

  据他回忆,2005年春季的一个傍晚,他突然发现离自己不远的一个井盖被一双手托起,一双眼睛正从缝隙中向四处张望。当看到外边有人在看他时,便迅速缩身回井。当地社区和派出所知道此事后都曾派人在这个井盖周围蹲守,但那人再没有出来过。

  “地洞人”难道是逃犯?

  目击者:附近店铺的一位伙计

  伙计说,他一度怀疑这个人可能是逃犯,因为其害怕见人,似乎在躲避什么。

  “地洞人”是个帅小伙

  目击者:兰州市城关区绿化工程队一位工作人员

  这位工作人员说,2005年秋季的一天晚上,他刚出门就看到一个年轻人从井下出来向二热十字方向迅速跑去。他急忙骑车追上仔细一看:这个小伙20多岁,身高有1.8米以上,体形较瘦,长相很帅气。

  “地洞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记者决定蹲守跟踪。在随后两天的调查中,“地洞人”终于出现在记者的视线内。

  山重水复 他终现真身

  黑乎乎的井洞中冒出一双眼睛,四处打量后又缩身回去,反复多次但终与记者照面

  地洞人之打探 地洞日记露端倪

  8月5日上午10时许,记者首先来到“地洞人”的“家”门口,打开井盖后,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井中黑乎乎一片,仿佛择人而噬的巨口。

  一床旧毛毯铺成的床铺

  深呼吸,下井。井深2米左右,一根碗口粗的电缆管道横在井中间,管道靠西有一约40厘米宽的空间。踩着管道,刚好容一个人上下。往里走,在距离井口靠北约七八米处,是一张由3张旧毛毯铺成的床铺,床前有一双拖鞋,旁边的电力线缆管道上还放着一些洗漱用具,而其中的一只白色的塑料壶很是显眼,里面装着不足一茶杯的凉水,看来“地洞人”平时就是用这只塑料壶从外面提水的。

  一张日记残页

  越往里走,气味越难闻,发霉味、尿骚味令人窒息。随后,记者在床铺附近发现了一个小本子,小本子里还夹着两张请假条和一页残缺的日记。日记上写道:“客人如果对你打骂,你该怎么办?如果客人买单后,还在唱歌,当客人走的时候,有一个酒醉了,在那里欲睡,你该怎么办?”落款是“KTV服务生”。在两张请假条的落款上,除了有不同两个人的请假签名外,还有一个叫“陈杰”的签名,看起来像是一位经理或者是领班的批复。如果这些物件都是这个神秘“地洞人”的,那么他可能曾在兰州的某个KTV干过,而且,很可能还是一个领班之类的角色。一个KTV歌城领班(或服务生)为何会住在下水井内?记者随即爬出井外,决定在附近蹲守,会一会这个神秘的“地洞人”。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说明,当记者最终见到“地洞人”并与他交谈后才得知,前文那一番探访过程中,“地洞人”一直呆在井下,距离记者不过3米,只不过当时他还不愿意和记者产生正面冲突,悄悄地躲在一个夹缝内而已!至今想起,记者还不由得有些发怵。

作者:    来源: 搜狐网     编辑: 岳翠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