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从每月400元的养老金中拿出钱为她治病,5年来比亲生妈妈还要亲
东北网双鸭山8月11日电 据搜狐网消息,昨(9)日一早,85岁的彭太婆就换上印花衬衣、轻便布鞋等在门口,她要坐车去龙泉看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女儿”。 >这个她收养了5年、已经51岁的老“女儿”蒋敦琼患风湿已经瘫痪多年,头天晚上,医院打电话来告诉她,“女儿”可以站立了,拄着拐杖还能自己走动。这个消息让彭婆婆激动了一晚上,虽然蒋敦琼不是自己的亲生女,但5年来,彭婆婆为“女儿”端饭倒尿盆、从每月400块的养老金里拿出钱为她支付医疗费,比亲生妈妈还要好。
现场
老妈,你看我会走了
“老妈,你看,我可以下地走路了。”昨日,一见到“妈妈”,51岁的蒋敦琼高兴得像个孩子,在彭婆婆面前走过去又走过来,瘫痪5年来她的脚第一次感受到地面的感觉。“真的呢,连腿上溃烂的黑癍都开始变红了。”彭婆婆伏身用手指轻轻触碰爱女的小腿皮肤。看着爱女真的能走了,老人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双手合十握着脖子上挂着的菩萨像兴奋地念叨了起来。
“她进来的时候下肢肌肉已经萎缩,胸椎以下基本没有感觉。”医生的诊断是:风湿性疾病,腿部神经损伤。蒋敦琼的主管医生告诉记者,因为长期缺乏营养,风湿没有得到很好治疗,导致蒋下身瘫痪,大小便失禁。
感动
都是苦命人,我家让你住!
彭婆婆15岁从湖南来成都至今已经70年了,1980年从西门车站运输公司退休后,彭婆婆就一直守着瘫痪在床的老伴住在过街楼。蒋敦琼30岁的时候随着丈夫从绵阳农村来到了成都安家,和彭婆婆成了隔着两条街的老邻居,两人一直互相照顾。
她无依无靠,还一身是病
几年前蒋敦琼突然发现自己下肢时而麻木不能动弹,这时丈夫却撒手人寰。为了治病,蒋敦琼只得卖了成都的房子,开始在外地的亲戚姐妹家辗转。亲戚家住了几轮后,病仍然没有治好,卖房子的钱却花得差不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彭婆婆给她写信,“我在信里说,你户口什么的都在成都,老在外飘荡也不是办法,治疗也保证不了。”彭婆婆说她觉得这个和自己女儿一般大小的女人很可怜,无依无靠,还一身是病。“我喊她回来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我让她住我家里。”而彭婆婆的家只是有三间房的破旧老屋,自己和老伴一间,外间让给女儿做生意。为了安置蒋敦琼,彭婆婆在厨房腾出了一个位置让蒋敦琼住。
为了谋生,蒋敦琼推着轮椅在八宝街卖起了报纸,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五六元钱。彭婆婆又费尽口舌帮蒋敦琼办了每月150元的低保。
你当我女儿,我帮你倒尿盆
“大小便感觉不到,拉屎拉尿都在身上,经常臭烘烘的,我都觉得自己讨厌。”蒋敦琼说,在她快想放弃自己的时候,彭婆婆买来婴儿用的尿不湿,晚上把尿盆端进蒋敦琼住的厨房,早上端出尿盆倒到公共厕所,白天端茶递水送吃的……
“我的爹妈死得早,没想到我都50多岁了,还能有妈妈来疼爱我。”蒋敦琼说平时有外人的时候她叫彭婆婆“彭孃孃”,就她们俩的时候就叫她“老妈”。
彭婆婆说:“我亲生女儿开始经常给我抱怨,说我屋里躺着个老的都照顾不过来,自己又去弄个小的找罪受。她一说我就给她毛起。我想我们都是苦命人,互相帮助一下,好心是会有好报的。”
意外
照顾老姐 湖南妹接上爱心棒
经常在八宝街推着轮椅卖报纸,蒋敦琼引起了另一个湖南人肖菊红的注意。“她经常满脸污垢,浑身散发着臭味,坐在轮椅上卖报纸。而且左腿下部已经发黑、流脓,右腿向内翻。我觉得好可怜。”热心的肖菊红开始天天在这里买报纸,照顾她生意。
“熟悉之后我才知道她叫蒋敦琼,有个85岁的湖南婆婆在照顾她。”了解蒋敦琼的身世和彭婆婆的善举后,肖菊红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她的义务。她还召集了其他三个在蓉的湖南老乡组成“爱心团”,每周一次帮蒋敦琼洗澡、清洗血脓、涂抹药膏、缚纱布,挪蒋敦琼解小便。天热了,就拿枕头席给他垫着后背,天冷了,又给他垫上厚厚的褥子,他睡的被褥也经常换洗。
在湖南有过不幸婚姻的肖菊红只身一人在成都靠开出租面包车维持生计。肖菊红和湖南姐妹们重新给蒋端琼租了房子,“她以后跟我住,我来照顾她。”肖菊红说她要接下彭婆婆的“爱心棒”,让蒋姐老有所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