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传真 正文
岭东区:唱响和谐曲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9-07-17 10:46:51

  东北网双鸭山8月11日电 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从日常细微、点滴处抓起,从处理、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岭东区委、区政府在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采取“社区、街道、部门、领导”四位一体的模式,全力构建“民安区稳”的和谐社会。

  岭东区是双鸭山市建矿最早的一个老矿区。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个区喊出了“要在百姓心中有位置,我们心中必须有百姓”的口号,并开展了“百姓在我心中,为民解难题,帮民化忧愁”活动。

  社区“活”起来,为了百姓敢管事

  重视群众的呼声与愿望,社区干部时刻想着百姓,他们通过发放社区便民联系卡、设立便民电话等措施,协调各相关部门解决群众各种困难。据悉,近两年来,各社区直接接待群众近2000人次,处理群众各种困难数百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20件、调解邻里纠纷300余起。

  青山社区小安邦河段因煤矿排水,造成河水冬季流出河道,水淹居民。社区及时与信访、煤管、城建、民政等相关部门联系后,共同解决问题,煤管局协调各煤矿疏通河道、赔偿群众损失,民政局为受灾居民租房。许多群众充满感激地说:“社区干部为百姓敢管事、真办事,有这样的干部是百姓的福份呀。”

  街道“动”起来,帮助百姓多办事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在为民服务中,岭东区强化了街道与社区的互相联动。北山街道双林社区、东升社区和西山街道安通社区的群众反映行路难问题时,街道没有向城建部门推、向政府推,而是创新方法解决。他们积极协调驻社区单位无偿运输沙石,发动社区居民自己动手,义务维修了1000多米的道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如今,百姓有难事、有问题基本在社区和街道就能得到圆满解决。而街道对群众的事情做到问题清,处理明,解决快,实现了百姓满意、社会稳定。

  部门“跑”起来,下访百姓解难事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全区各职能部门纷纷与社区建立沟通渠道,经常深入社区为百姓解决困难,办实事、做好事。

  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低保问题,区里派出低保协理员进驻社区,通过开展逐家逐户走访活动,把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群众找出来,纳进去;把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查出来,剔出去。在去年的走访中,低保协理员普查群众5000户,其中复查低保户2000户,重新纳入186户,剔出365户。同时,还投入50余万元资金,解决了1700多户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

  领导“转”起来,围着百姓找事干

  在岭东区,曾经是领导干部坐在家里等群众找上门,如今是领导干部下去围着群众“转”。

  区级副处级以上领导坚持每周深入社区一次,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社区及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和遇到的各种困难。

  一位副区长在下基层过程中,得知因车祸造成瘫痪在床20年的邵小兰一家生活艰难,该领导不仅帮助其解决了生活问题,购买了轮椅,还通过朋友关系联系医院为其免费治好了多年不愈的褥疮。邵小兰母亲去世时,这名领导又拿出800元钱帮助“发送”。邻居们惊讶地问邵小兰:“这位领导是你家亲戚吗?”

  领导围着群众利益来“定事”。贫困百姓就医难,子女求学难,区里启动了“大病救助”和“爱心助学”工程。目前已经发放救济金30余万元,得到救助的有200多人。合谐的环境,促进了岭东区加快发展。全区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税收翻番增长,招商引资、大项目开发、城区建设等均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作者: 杨军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